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0浙江高校行> 记者采风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浙江理工大学传承创新创业优良传统
www.fjsen.com 2010-09-20 15:47   来源: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我来说两句

1897年4月,杭州知府林启创办蚕学馆(浙江理工大学前身),“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倡导“求是笃实”,研习蚕科新术,以利民用。林启教育学馆的教师和学生勤奋学习,踏实工作,学以致用,讲求实效,首开笃实、创新之风气。故国学大师罗振玉在《杭州蚕学馆成绩记》中,称赞蚕学馆的学生“坚苦笃实”、“贯通学理,潜心实习……精邃,有巧思”。林启一生推崇“求是”,力主“笃实”,选拔的学生要求“行谊笃实,文理优长”,能钻研新科技服务民众,显示了他的求实用效能、育创新人才的价值取向。

在新时期,浙江理工大学注重这一价值取向的深化和发展,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求是笃实的校风,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把握规律;同时敦厚朴实,勤奋努力,发扬创新创业精神。归纳起来就是三点:实干加巧思、实在而灵动、实用且创新。

实干加巧思,科研效力社会

从一所纺织类学校成长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努力勤奋和创造性的发展思路走出来的。

蚕学馆创办之初,确立“除微粒子病,制造佳种,精求饲育,改良土丝,传授学生,推广民间”,作为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开全国桑蚕科技改良之先声。在当时新学初启之时,学校即开风气之先,聘用日本蚕师轰木长和前岛次郎等专家为教习,推荐生徒嵇侃(中国官派留日第一人)等赴日留学,研习新术。这些创新举措,使得蚕学馆的科研实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民国时期,学校在全省多处设立改良养蚕场,推广新技术,巡回指导蚕农。抗战爆发,学校在浙江西南各市县辗转办学,也不忘开设研习班,培养新型蚕农。解放后,学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狠抓教学的同时,先后扩建增设了十多个实验室,充实了制丝、丝织、金工等实习工厂,使教学科研得到进一步提高。

20世纪70年代,浙江理工大学突破传统,创造性地增设了机械专业、电子自动化专业、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专业。进入80年代后,又相继设立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染织设计等专业,使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经济、管理等形成良性互动的学科专业生态,奠定了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基础,为学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实力和辐射力。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