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林克城 郑秀杰) 10月下旬,罗源白塔乡赤岭口村的荣盛石材厂,在钩机的巨臂挥舞下腾起一股股浓烟……这家经营了四五年的石材厂,和其他未达标的石材厂一起,退出了罗源的历史舞台。近日,笔者再度走访荣盛石材厂,残垣断壁中,墙上5厘米厚的石碴显示着这家小石材厂曾经的红火。而红火所带来的,还有噪音、粉尘、废渣废水,以及周边群众的怨言。
据执法人员介绍,被责令关闭时,这家石材厂环评等均未通过验收,只办了工商执照。因为与邻居民房最近距离相差不到10米,石材厂运转时,周边民居日夜紧闭门窗,夜里石材厂机器也常常违规开工,曾几次引起群众上访。“政府拆了是好事,我们平时也不敢去跟厂家说。”敲开附近一户人家的门,主人告诉笔者。
离开白塔乡时,笔者得知,荣盛的原址上,以后将建起崭新的村部大楼。
目前白塔乡已经拆除了包括荣盛、凤坂在内的62家未达标石材厂,这是罗源县重拳整治石板材污染的一个缩影。
笔者从罗源县流域办获悉,截至11月30日,全县455家石材企业中,268家先后退出历史,罗源提前完成省市下达的今年关闭一半石材厂的任务。而这场整治运动还在继续。
据罗源县流域办主任游其俤介绍,在这次整治中,石板材加工集中区由原来的15个调整为8个,不在园区范围内的、或在园区内但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未达到环保要求的石材企业,一律予以拆除,今年已停止审批石材加工企业。由政府补助近一个亿,引导石材加工企业转产,目前补助关闭企业已投入7000多万,在集中范围保留的所有企业和全县所有矿山目前都实行了差别电价。
游其俤说,为了部署、监督石材整治,由县长和5个副县长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一个流域办,9个小组,进行综合协调、技术指导,一边拆除,一边整治。而从摸底到公示,从拆除整治到验收,翔实的方案和得力的措施保证了工作全面公开透明。
“石板材涉及全县的民生,从业人口达10万人,2009年石板材年产值达31亿元。”笔者在罗源采访时,几次听到这样忧心的言论。但游其俤却表现出乐观的态度。游其俤表示,近年罗源工业发展,石板材加工业所占的产值比重已经降低了,而且随着石板材加工业的成熟和资源过度开发,由粗放转为集约经营是大势所趋。尽管石板材整治对全县的财政收入有一定影响,考虑到对环保和生态的影响,整治石板材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据了解,今年罗源清理河道84公里,清理堆渣公路62公里,这些都是无序石材厂欠下的“账单”。随着一批未达标石材厂的关闭,以及达标石材厂的规范化建设和区内污水处理的推进,罗源县将不必年年斥资为污染“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