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创优势 描绘海西宏伟图景
2010年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局的第一个完整之年。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其战略定位: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将海峡西岸经济区抽象、概括的战略定位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成效,是福建人民孜孜以求的愿望和目标。五大战役显然就是实现这个愿望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五大战役的实践表明,身处难得历史机遇期的福建不仅发掘出了推进大发展、大跨越的潜能,而且也增创了闽台合作发展的优势,让海西的宏伟图景变得更加清晰扎实。
在全国第五大岛、大陆距台湾本土最近的县——平潭设立综合实验区,这是福建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探索由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开发、管理、经营、受益的先行先试载体,也是五大战役的重点项目之一。
五大战役打响以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在台湾中兴工程公司提出的“海峡两岸幸福宜居岛”概念基础上,确定由台湾中兴与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实验区的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平潭主岛“四区(中心商务区、港口经贸区、科技文教区和旅游休闲区)、十一组团”的总体发展架构。
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的加速,平潭岛内各项基础设施的瓶颈不断被超常规、高标准地打破: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平潭海峡大桥、渔平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海峡大桥复线于2010年9月底开工建设;环岛公路一期工程35.5公里全线开工;福州至平潭高铁、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澳前两岸客滚码头等重大交通基础项目也在2010年底前动工。
水、电、生态环境建设快速推进。从闽江引水入岛的工程正在加紧实施;两座11万伏输变电站已建成,22万伏输变电项目已动工;平潭岛内年度1000万株植树造林任务已完成。
初步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从2010年12月起,对原由平潭县政府12个具备经济管理职能的工作机构履行的176项行政管理审批事项,按照“大部制”要求进行整合,实现与实验区内设管理机构的有机衔接。
不久的将来,一个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多主体地开展两岸合作交流,建设两岸人民共同家园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将会更真切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认真做好ECFA签署生效后的跟进工作中,福建积极主动深化闽台石化、汽车、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对接,拓展太阳能、生物科技、创意等新兴产业合作,加快推进一批闽台合作重点项目。2010年,闽台贸易额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比5年前翻了一番。
持续扩大对台海空直航。2010年,开通6条福州、厦门对台空中客货运航线和福州至台北海峡两岸邮运航线,新增22个对台空中航班,对台海运直航集装箱运输67万标箱,闽台海上直航运送旅客146.8万人次。
随着作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确立和发展,闽台金融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2010年,台湾独资的国泰产险在福建设立了分公司;年底,富邦财产保险公司在厦门开业,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首家进入大陆的台资保险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