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杰出院士吴孟超> 媒体评论 > 正文
吴孟超那双手
www.fjsen.com 2011-05-14 12:12  吴兴人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读吴孟超以心灵温暖心灵的先进事迹,最令我难忘的是他的那双手。

吴孟超的身高仅1米62,年近九十,但那双手,依然粗壮有力。中央电视台报道吴孟超的事迹,以他的一个洗手镜头开始。吴孟超把洗手叫做“刷手”。他洗手确实是用刷子刷的。记者陈青曾目睹他“刷手”的全过程:先用水把手和胳膊淋湿,然后在一小块海绵内浸上消毒洗手液,从双手一直抹到手臂上面,等起了白色泡沫,便拿起一个肥皂盒大小的塑料刷子,开始用力刷手臂和每个手指。把手洗干净后,他才稳步走上手术台。洗手一丝不苟,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清清白白行医、干干净净做人。

吴孟超在门诊给病人看病,和某些医生怕接触病人相反,常用双手和病人握手。几十年来,凡在冬天查房时,他总是先把手在口袋里焐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身体。病人和这位鼎鼎大名的名医握手,心头的恐惧和不安,就会消去大半;病人心情踏实,能增强和病魔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肝病患者一般都伴有一定程度低烧,吴孟超和他双手一握,对病人的发烧程度,已能掌握八九分;双手一握,又顺势把手滑到病人的脉搏上,可给病人切脉,有助于病情诊断。吴孟超跟病人握手,既是一种对病人的人性关怀,又是一门治病救人的艺术。

有一次,吴孟超探视一位半睡半醒的肝癌晚期老人,用自己的手抚摸他那又黑又瘦又粗糙的双手。老人醒来听说刚才来的医生是吴孟超,惶恐得连晚饭也吃不下。吴孟超闻讯后,再次来到病人床边,一面劝解病人,一面拿起勺子给病人喂稀饭,二两稀饭足足喂了半小时。美国医学人文学家刘易斯·托马斯说过:“触摸和谈话曾经是诊病的主要方式,现在完全被各种仪器取代了,唯有‘最好的医生’才会继续做着这两件事。”吴孟超无愧为当今一位最好的医生。他用双手触摸病人的行动,诠释了“为医之道,德为先”这个做医生的基本道理。

吴孟超的手,更是一双起死回生的手。它是那样的神奇精妙,那样的灵活细巧,又是那样的柔若无骨。手术刀到不了的地方,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他都可以仅凭一双手,伸探下去,轻轻一割,将别人认为无法剥离的瘤子一个一个拿将出来,把一条又一条奄奄一息的生命,从死神的手里抢救回来。北京外国语学院新生王甜甜长了一个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因血管破裂大出血而死亡。三家大医院都说不能开刀。那天,吴孟超和姚晓平教授一起花了近12个小时,才成功地将重达4.9公斤的瘤体完全切除。切下的瘤子有排球那么大。两年前的9月24日,27岁的王甜甜结婚了。不做“太平医生”,这是吴孟超一以贯之的行医风范。

吴孟超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是一双特级劳动模范的手。去年一年,他主刀完成的手术就有190台。有人问手术室护士长:“开刀时,‘老爷子’的手抖吗?”护士长回答说 :“不抖。”记者向他求证,他坦言:“要说一点都不抖,那不符合科学规律。但可能是因为拿笔和拿手术刀的姿势不一样的关系,力度不一样,心情不一样吧。我拿起手术刀来,自己也觉不出抖来。”生命之树常绿,一滴蜜落进自己的蜂巢里分外甜蜜。好心情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物质力量。名医的手之所以不抖,就在于吴孟超一拿起手术刀,想起自己的手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心情极其振奋,就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开刀的辛苦,忘记个人的得失,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双手不仅不抖,而且会变得格外灵活。这就是我对这位可敬的“老爷子”在手术台上双手不抖的一种解释。

吴孟超说:“做医生在品格上至少要具备三种精神,也就是无欲无求的献身精神、治病救人的服务精神、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观察吴孟超那双手,益信这一点。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