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福州”郑先生向记者报料,清末民国初,地契上标注南后街的店面,人们更喜欢使用“朝宗铺”“泔液铺”“文儒铺”等名称。相比之下,“铺”比“街”吃香。为什么福州旧地名多叫“铺”呢?文史专家告诉记者,这与商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它反映了福州城市的变迁史。
旧时地契上
铺名通行
郑先生告诉记者:“清末民国初,郎官巷口到吉庇路口这段称‘南后街’,郎官巷口以北称‘杨桥头’。清朝时,黄巷口北段的南后街叫‘朝宗铺’,黄巷口南段的南后街叫‘文儒铺’‘泔液铺’。台江茶亭街一带也是这样,有洗马铺、祖庙铺、吉祥铺。有了门牌后,这条街统称‘茶亭街’。古时候街上是没有门牌的。”
几年前,郑先生从朋友处如获至宝地拿到一份民国初期的《福州城台地图》,并将其放大画下。研究地图时,老郑发现南门兜以外很多地名都叫“铺”。后来,他在南后街名人董执谊家看到了一块“朝宗铺”的地名碑。又从三坊七巷朋友家了解到,他们的厝(即“房”)契上写有“朝宗铺”“文儒铺”“泔液铺”。
在郑先生处,记者看到了那张复制的《福州城台地图》。该图由福建陆军测量局手工绘制,没标绘图时间。图上显示南门兜古城墙尚在。据史料记载,南门兜古城墙是1928年修建环城公路时拆除的。可见该军事地图绘于1928年前的民国初期。
该图显示八一七中路这段路名,自北往南依次是:南门兜、斗中街、洗马铺、祖庙铺、茶亭巷、巷口铺、吉祥铺、洋头口、铺前顶、文山铺、横街、夏街铺、安民铺、中亭街、万寿桥。
这张地图还显示:南后街的北段是“杨桥头”(从郎官巷以北通到总督后。总督后即今省府路),接着是“南后街”(从郎官巷到吉庇路口),再往下是澳门桥下(今澳门路)。
早在道光年间,清末民国初林枫写的《榕城考古略》记载:“郡西南隅,自杨桥直南至鸭门桥(记者注:后叫澳门桥),皆曰南后街。”可见,从清末到民国初,南后街就已叫这个名字。
但有趣的是,在郑先生发现的三坊七巷的几张房契上,又显示这条街叫“南后街”前、或同时、或之后,还存在着这铺、那铺的叫法。
清代《闽都别记》的刊刻者董执宜,其故居在南后街西侧158号、161号。在董家后院地上,铺着一块楷体竖刻“朝宗铺”的过路石。其后人董骏告诉记者:“这块石碑是民国时(注:1932年)南后街拓宽,喜欢收藏文物的董执宜从家附近的墙上取回,铺在地上的。‘朝宗铺’是董执宜家那段地名。以前‘朝宗铺’是南后街最繁华地带,这里有聚成堂等20多家书店。董家地契上有写到‘朝宗铺’。
在郑先生提供的文儒坊罗家收藏的乾隆35年12月的“立典契”上,提到了“泔液铺”和“文儒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