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3美丽乡村浙江行> 记者采风 > 正文

品竹炭文化 吃竹炭花生

www.fjsen.com 2011-08-30 09:02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红网浙江丽水4月22日讯(特派记者 杨洁)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而浙江遂昌县有力的体现了这一点。今天上午,网络媒体丽水行一行参观采访了遂昌县竹炭博物馆。据了解,竹炭博物馆建成于2008年10月1日,至今已经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
  
  遂昌县现有竹林面积2.3万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积2万公顷。竹产业成为遂昌农村经济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竹业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的50%以上。
  
  炭源于火又储存了火。拥有大面积竹林的遂昌在炭业生存上做起了文章。可以说遂昌筑窑烧炭,历史悠久。而炭业生产也是山区农民的传统产业之一,产品有木炭和竹炭。现今,竹炭业已成为遂昌竹产业的支柱,拥有竹炭生产经营企业54家。
  
  中国竹炭博物馆,集“观、吃、住、娱、购”为一体。博物馆建设有炭祖殿、炭综合展馆、青少年科普馆三个展区。一楼的炭祖殿供奉的是炭业始祖陈老相公。在南方陈老相公最先将烧炭的工艺发扬光大的,被尊为烧炭的祖师。在殿内还有两座高高的遂心塔。二楼的历史综合回廊介绍了古今中外使用炭的历史。
  
  在博物馆里面有个很有特色的客栈,在客栈入口两边各有一张告示牌,分别写了该店“八大不接客”和“在该店消费加收50%的服务费的人士类别”。走进客栈,墙壁上也贴了各式各样的好玩的图片标语,如画着本拉登和萨达姆的“不是美女莫来烦”。
  
  在竹炭博物馆的右侧还有个门类齐全的竹炭用品店。感觉在遂昌,竹炭可以用来做各种东西。让人惊奇的是,还有用竹炭包着的花生,这是遂昌的一大特色,竹炭花生味道不错,还可以清肠。
  • 责任编辑:陈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