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辛亥革命100周年> 回眸百年 > 正文
辛亥刺客古都行踪
www.fjsen.com 2011-10-09 15:40  彭俐 来源:重庆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什刹海上银锭桥

反清志士埋炸药

汪精卫生平中最重要、最为人称道者,便是他在20世纪初期,作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同盟会的上层骨干,抱定必死之心去谋刺摄政王载沣的壮举。

与反清志士吴樾搞暗杀时的年龄相仿,要刺杀摄政王载沣的汪精卫也是27岁。其革命激愤之诗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曾一时在神州大地上广为传诵。

1910年的春天,汪精卫来到银锭桥,肯定不是为踏春而来,也不是为与女友约会,而是另有玄机。

行前,他在写给孙中山先生的信中表明心迹:“吾侪同志,结义于港,誓与满酋拼一死,以事实示革命党人之决心,使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唤醒中华睡狮,引导反满革命火种,则吾侪成仁之志已竟。”

在京城行刺也不容易。

原本汪精卫等想要刺杀的,是庸碌无为且贪贿无厌的庆亲王、军机大臣载劻。但载劻狡诈,深居简出,禁卫森严。后又将载洵、载涛两个贝勒锁定为目标,计划在他们出访欧美归来时出手。不巧,当日火车站头戴官帽的人太多,汪精卫和黄复生拎着装有炸弹的皮箱转圈儿,寻不到要寻的“仇家”,又不能伤众,只好作罢。

最后选择的谋刺对象载沣,可谓当时清廷的头号人物,行动风险与难度也随之加大。

汪精卫计划事先将“铁西瓜”埋在银锭桥下,由汪精卫一人设埋伏,等载沣的车马仪仗经过时引爆。前夜埋雷的活儿,交给制弹专家喻培伦和黄复生;留一夜清静,给准备赴死的汪精卫和死追汪精卫的同盟会女会员陈璧君。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