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辛亥革命100周年> 寻访历史 > 正文
大武汉的“首义”情结
www.fjsen.com 2011-10-09 15:48  黄艳、皮曙初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1日,武昌红楼吸引了不少游客游览。当日是“十一”黄金周的第一天,武汉首义广场上迎来了大量游客。游客们参观武昌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与孙中山先生铜像合影,重温辛亥革命历史。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新华网武汉10月5日电(记者黄艳、皮曙初)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武汉市,令外地游客印象深刻的是“首义之城、魅力武汉”灯杆和标语遍布各大街道,以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和城市景观处处可见,修缮一新的湖北军政府旧址、武昌起义门、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首义景区”游人如织。

浓郁的纪念氛围里,透露出这座城市深厚的“首义”情结。

在汉口车站路,有一家诞生于1911年的百年理发店——长生堂。如今,它不仅是“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是大武汉对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一个见证。

长生堂总经理代芙蓉女士介绍说,长生堂开业不到一个月,武昌就打响了“首义”第一枪。随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强制剪辫法令,全国掀起剪辫风潮。当时剪了辫子却没什么好看的发型,长生堂根据西洋发型,再结合中国人脸型,设计出了背头、中分头等男士发型,备受上流人士欢迎,一时门庭若市,军政要员、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纷至沓来。

革命从“头”开始。长生堂的出现和兴盛植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土壤和武汉的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剪辫子是当时反抗清王朝最有力简洁的表达。”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辛亥革命研究专家冯天喻说。

长生堂的店铺里,现在还贴着很多来店里做过发型的百年历史照片,那既是一部发型史,也代表着“首义之都”的革故鼎新。

代芙蓉说,长生堂的顾客老中青都有,他们中很多人内心都有一种“首义”情结,墙上的照片为今天的年轻人讲述着大武汉关于辛亥、关于“首义”、关于头发的过去;而生活中的“首义”印迹则潜移默化于武汉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首义路”“起义街”“中山公园”“黎黄陂路”“黄兴路”……犹如一部写在武汉三镇地图上的“首义”教科书。

在汉口土生土长的“80后”杨山住在解放大道上的中山公园旁边。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他对孙中山和武昌首义的故事非常熟悉。他说:“很多武汉人都有‘首义情结’,在我们年轻人身上就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现实中的奋斗。”

在一家外企做销售的杨山工作很努力,“国家强大,个人生活才会幸福。年轻人有干劲,民族才会有希望。这是首义历史给我的启示。”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