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受益者”--文化体制改革亲历者讲述
www.fjsen.com 2011-10-20 14:11 郎秋红、张展鹏、王攀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郎秋红、张展鹏、王攀)“我们都是受益者”,这是记者日前在文化体制改革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行8年,多位亲历者认为改革对自己产生良性影响:管理者们发现作品从“叫好不叫座”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文化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年轻人从论资排辈到“凭本事说话”,潜力被充分挖掘;老职工从担心毕生努力被一笔勾销到切身感受改革带来的妥善安置,艺术生命力得以延续。 “再选择回事业体制?我们都不回去了!” 2008年12月,成立近50年的广州杂技团转制为企业。那是曹建平担任杂技团团长的第13个年头,刚知道要转制时,她大哭一场,“不光是我,从小孩子到老人家,都在哭。以为政府撒手不管,让我们回到旧时代杂耍的社会地位。” 曹建平没有料到,仅在转制一个月后,杂技团在北京连演14场《西游记》,收入超过150万元,这与以往的市场收益有“天壤之别”。“改革前我们不大考虑成本,《西游记》用了260多名演职员、8个货柜道具,为了拿奖不惜一切代价。转制后我们把节目压缩成60至70人,道具两个货柜就搞定。”更重要的是,转制前不管动作难度高低补贴都一样,很多人以“今天腰疼”等理由逃避演出。转制后实行绩效管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不仅让杂技团的精英充满干劲,还引得外地优秀演员纷纷加盟。 让曹建平更加心安的是,转制后政府对杂技团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翻修杂技小剧场和排练场,另外还拨款支持精品创作,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的作品,包括亚运会之后推出的《亚运小子》。 在这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中,很多人与曹建平感同身受。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柯军就是其中一位。2005年1月昆剧院整体转企改制,柯军最初很不理解。不过,他很快就尝到了转制的甜头。在把演出目标从“获奖”转向“市场”后,一批“主流化、国际化、时尚化”的作品相继问世,昆剧《1699·桃花扇》不仅有传统版本,还相继打造出青春版、老年版、音乐版等6、7个不同版本,满足了不同剧场和观众的需要。2010年昆剧院演出644场,是转制前的6倍;收入达607万元,是转制前的10倍。演员年收入也从过去不到1万元达到眼下的7、8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不久前中央明确昆曲可以作为公益性文艺院团保留事业编制。不过,柯军认为院团从转企改制中受益匪浅,“再选择回事业体制?我们都不回去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