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 文化体制 > 正文

我国各地文化体制改革成效见闻

www.fjsen.com 2011-10-20 14:10  郎秋红、王攀、张展鹏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文化事业繁荣百姓“更幸福更有尊严”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项重大体制改革,而文化事业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一五”期间, 我国文化事业极大发展,各地党委和政府纷纷将文化做为民生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

在吉林农村,记者看到农民自办、政府资助的文村大院村村可见,农民们白天学种养殖,晚上看电影、扭秧歌,吹拉弹唱,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广州,原来“床板加帐篷”式的城市报摊通过创新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变成了统一样式,格外整洁、靓丽的报刊亭,全市下岗再就业人员通过“摇珠”上岗,有的月收入上万元,既完善了文化市场管理,又保障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在江苏南京,曾经奄奄一息的昆曲艺术再度繁荣,《1699·桃花扇》有6、7个不同版本,可满足传统观众、青年观众等不同年龄段、不同欣赏口味观众的需求……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122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46倍,年均增幅达19.3%。到2010年底,全国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服务点83.1万个,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 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基本实现乡乡都有;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近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农家书屋工程已建成农家书屋30多万家,覆盖全国40%以上的自然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和服务能力的大幅提高不仅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更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从南到北,从城市到农村,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红歌会”、“艺术节”、“全民阅读”……过去自上而下的“文化发动”正在演变成群众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一些群众争先向记者讲述文化给当地带来的变化:邻里和睦了,治安状况好了,社会更和谐了,老百姓活得更带劲了。 “工资没怎么涨,但是觉得比过去活得快乐、充实了”。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说,中国人的开放、积极,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源于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更源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源于以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