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最新报道 > 正文

把基层和群众当做情感之根报道之源——海峡导报将“走转改”活动作为贴近市民的有效途径

www.fjsen.com 2011-10-26 06:3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三、领导带头走基层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动员,海峡导报“走转改”活动马上进入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走基层,领导要带头。社长马振霖就带着采访组到思明区市民文明宣导队采访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

在实践阶段,报社富有成效地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专栏,搞策划。在社区新闻版和漳州新闻版开设专栏,其中,社区新闻版开辟的专栏开宗明义,就叫“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个专栏开辟以来,已发表文章十几篇;《办起大锅饭,老人免费吃》《不领工资的“宣传部长”》《六旬老翁开博写诗受热捧》《影楼老板痴迷义务当讲师》《杂货店有条帮忙热线》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来自最基层,每一个故事都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另外,导报还正在策划几组“走转改”专题,将形成规模报道的气势,进一步宣传“走转改”活动的影响力,同时,充分表达海峡导报深入基层,报道群众实践的决心,也展示导报作为市民报,努力为读者奉献鲜活报道的决心。

(二)领导带队,深入基层。马社长带领的是走基层特别报道小组,由厦门新闻中心采编人员组成,重点报道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常务副总编辑陈创业挂帅是社区服务小组。社区服务小组将从报社各部门挑选人员,组成各报道小分队,以“记者驻社区”“帮帮忙”“记者在现场”等形式,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并记录其中的点点滴滴,展示身边人和身边事。

(三)改文风,注重报道的鲜活性。早在今年春节过后,报社总编辑盖宣忠就提出文本改革,强调文本创新,专门辟出独立的文本好稿奖,对于文风好、导语引人、文字精干、方便阅读的稿件予以奖励。此举与“走转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根据“走转改”的要求,导报的文本改革将继续推行。对于采编人员,激励只是一方面,要从新闻理念上更新,明白市民报与市民口味、市民需求结合的重要性,明白围绕群众的需要开展新闻工作,才能让导报变得有亲和力,才能让导报更受喜欢,尤其是文风,只有做出鲜活的报道,才能留住读者,才能受到市民欢迎。

(四)走出去还要请进来。为了配合“走转改”活动深入开展,我们还邀请一些学者给采编人员开学座,比如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潘新为大家讲《写活新闻的几点技巧》,邀请四川大学人文与新闻学院的老师为大家讲《新闻报道的亲和力研究》《中美社区新闻比较》等专题讲座。这些讲座的开展,受到采编人员的好评,他们认为,这样的讲座对大家开展“走转改”活动,提供了更多业务理论上的支持,是一场及时雨。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情系基层,用扎实、深入的采访,推出了大量朴实、鲜活令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海峡导报作为一张市民生活报,本来就是出生于基层,成长于基层,通过“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相信,也必将辉煌于基层。

(海峡导报社区新闻中心主任 洪瑞麟)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