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最新报道 > 正文

省广电集团各个广播频率参加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摄影展观后感

www.fjsen.com 2011-11-16 16:0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走乡村、进社区、下厂矿,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生产生活,体察国情民情、反应火热实践——其实,作为新闻记者这是毋庸置疑的天职,是所有新闻媒体的常态工作。

由此,我想到魏巍先生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它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最为重要的是作者是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亲眼看见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敌人巨炮的轰鸣,亲身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亲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之后才有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影响数代中国人的传世佳作。

都说文艺创作源于生活,新闻作品的创作更是如此。新闻媒体的受众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新闻媒体如若不将立足点放在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凭什么要去听你、看你、读你呢,那你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可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乡村、进社区、下厂矿,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生产生活,体察国情民情、反应火热实践绝不应该再成为“应景之作”。

(东南广播公司 郑钦)

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之际,我们参观了全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摄影展。通过展览可以可到:全省新闻工作者走乡村、进社区、下厂矿,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新闻工作者们贴近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采编刊播了来自一线的报道,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实践证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充分体现了基层有新闻、基层有活力、基层有焦点。做为新闻工作者,今后我们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深入一线、走近群众,用普通民众的视角采访鲜活的新闻,不负时代使命!

(东南广播公司 刘季)

人性化的新闻是生动的,

生动的新闻是有感染力的,

在感染力的新闻是富有贴近性的,

有贴近性的新闻是来自基层的,

来自基层的新闻是老百姓喜爱的。

(东南广播公司 陈冉)

来自各个媒体的新闻记者们把他们在采访一线捕捉到的感人画面用图片展示在我们面前。通过这些图片,可以看到在一线采访的新闻工作者们以饱满的热情走乡村、进社区、下厂矿,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生产生活,走近群众、植根人民,用百姓视角捕捉鲜活新闻。

事实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贴近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社情民意,才能有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不负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东南广播公司 秀恋)

2011年11月8日,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有幸在福建省博物馆观看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摄影展,感慨良多。

福建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走乡村、进社区、下厂矿,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生产生活,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实践。在图展中,看到了新闻工作者贴近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的真实一面:莆田哆头蛏,粒粒皆辛苦:开渔归来,挑鱼的惠安女;德化深山的农家秋收;都市中的美容师洗墙工;建设三环和古雷工地战高温的建设者们……一幅幅客观存在的新闻现实在脑海中定格,印象深刻,并为之动容。在看到了社会各层人民的真实写照时,也看到了新闻工作者的艰辛,他们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把版面和荧屏更多地留给人民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烈日炎炎时,台风来袭时,他们都在一线反映人民心声,确实,“基层是新闻宣传工作大有作为的天地!”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继续向各位优秀同行学习,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走进基层、走近群众、植根人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不负媒体人的神圣使命!

(东南广播公司:黄月慧)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