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日报 吴伟锋:乡土气息最芬芳
www.fjsen.com 2011-12-22 11:2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三、深入基层,汲取素养。记者只有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才能增强群众观点,掌握和运用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培育清新朴实的文风,提高新闻生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 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福建发展的建设者,他们身上有无穷的创造力值得记者学习,走进他们,能开阔记者的视野,增强记者的人文情怀,他们鲜活生动、带着生活气息的丰富语言是新闻报道不竭的源泉。 2007年,那时的“五一”黄金周还是7天假,许多人利用假期出门旅游。笔者几进市福山殡仪馆,和殡仪馆接尸工一道接运尸体,并全程跟踪他们的工作情况。在报道中,笔者并没有用“爱岗敬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坚守岗位”等字眼来体现接尸工的职业精神,而是大量引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如“这是特殊工种,人死可不会挑选时间,节假日照样要去工作,和平常一样忙”,等等。在这次采访中,接尸工起先不愿意接受采访,后来又以为笔者只会远远地旁观,不敢去现场和尸体直接打交道。其实笔者早把当地民俗认为“晦气”的顾忌抛到九霄云外,并通过换位体验行动,换取了接尸工的信任。因此,记者在深入基层时,一定要放下身段,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采访时尽量多说一些群众听得懂的“土话”,让群众产生亲切感,才能换来真实的新闻故事。这组体验通过现场写真,报道了接尸工作为普通劳动者鲜为人知的一面——没有微笑的真情服务,表达了对这些在“特殊”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普通劳动者的真切关注和节日祝福。其中,《没有微笑的真情服务》获第十四届(2007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2010年中秋期间,笔者来到位于秀屿区东峤镇前沁村的福人木业项目打桩施工现场。项目建设是实施“跨越发展、宜居港城”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宣传报道的重点。可怎样去报道才能不落俗套呢?笔者在空旷的工地上看到打桩工人居住的狭小的像集装箱的活动板房,受到很大触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才知道住在这里,夏天晚上睡觉却还要盖棉被,不足2平方米的厨房,也是他们的澡堂。如果没有深入了解,怎么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没有到基层采访,怎么能够听得到群众朴实的话语;没有到群众中去,怎么可以知道他们的精神风貌,更谈不上向群众学习。笔者采写的《工地上那流动的“家”》这一报道,摆脱那些以枯燥的数字来报道项目规模和进展的模式,而是通过群众的视觉来反映项目建设,文章见报后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读者的肯定。如果没有到基层,没有思考,就不可能采写出给人耳目一新的报道来。 这些文章不论是在采访,还是在写稿上,大量采用原生态的群众语言,文风清新朴实,感染了读者,也感动了采访对象。笔者认为,只有多向基层人民群众学习,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才能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乡土气息最芬芳。只有深入基层,从小切口展现大视野,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才能体现出现场感强、可读性高、时代气息浓的特点。《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栏目,报道的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内容,客观感人,不仅满足了受众的知情需求,也引起记者对民生问题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增强了民生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记者们不畏艰险困苦,与被采访对象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感同身受,情发于心,更加深了对社会普罗大众原生态的认识,深化了对这些盲区特殊群体的思想感情,关切之情跃然纸上,收到了极好的效果。通过深入一线,寻幽探密,揭示蕴藏在平凡群体中的人间真善美,也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记者,只有到了一线,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只有俯下身、弯下腰,才能深切体会和感受百姓情怀,从而丰富报道内涵,升华报道主题。如果只是跑机关、编材料,只是从网上找材料、向会议要资料、改报告为报道,作风漂浮、文风呆板,就会远离生活、远离实际、远离群众。无论社会环境怎么变化、工作条件如何改善、采访手段怎么先进,我们都不能忘记深入群众“接地气”的传统,不能丢掉走进基层“抓活鱼”的做法。好新闻都是用脚“写”出来的。只有真诚地走进基层这个大课堂,才能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才能写出散发泥土芳香、饱含质朴情感、民生跃然纸上的好新闻,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 当然,在行进的过程中,我们一路走来会发现这个世界会有些不完美,但我们还是应该不言乏力,不言放弃,为真实新闻和新闻真相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道德和灵魂,只有保持着忠于党和人民的情怀和执着,对于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的力量才能得到放大,社会的正气才能得到弘扬;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