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三十周年> 我的成长(成长历程)> 亲历者说 > 正文

印华地砖厂:把工厂搬到厦门 打造特区第一家外资企业

www.fjsen.com 2011-12-25 16:09  黄智敏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如今的印华地砖厂

没有集装箱拖车

两卡车背靠背运货

刚刚开放时的湖里,还只是一片荒滩野岭,基础设施几乎为零,一直搞计划经济的人们,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同外商打交道。作为第一个来湖里投资的外商,所有的问题,印华地砖厂都是第一个碰到。

当时企业从西德引进了2条生产线,货到了连码头都找不到,只好借用挖泥船,把集装箱拖进三航六公司的一个修船的船坞。好不容易集装箱上岸了,但又没有集装箱拖车,经过与市政府的协商,借用了两辆8吨大卡车背靠背一部前进一部后退往里拉。当时连一条像样的公路也没有,只好看哪里的地面比较平坦就往哪里走。

每周坐船去香港

为德国专家买面包

为了安装设备,陈先生还请来了几位德国的技术人员,可是当时湖里连一家像样的旅馆都没有,只能住到老市区的华侨大厦。陈先生买了一部12座的汽车,每天负责接送这些德国技术人员。因为湖里根本没有路,到工厂建好的时候,这辆汽车也报销了。

当时陈先生和那些德国技术人员一起住在华侨大厦,每天从工地往返,吃饭也成了问题。当时食品是定量凭票供应,每天中午11点开饭,11点5分就没饭吃了。而且那些外国人还都吃不惯中餐,刚刚开放的厦门也根本没地方买西餐。于是,陈先生就每周专门坐船去香港,为德国人买面包,他自己饿了就吃从福清买回来的光饼。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陈先生的工厂终于在1984年7月4日正式建成投产,当时的福建省副省长黄长溪专程赶来为工厂剪彩。

  • 责任编辑:房小奇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