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2年全国两会> 两会要闻 > 正文

高考改革“深水区”:公平与选才如何兼顾?

www.fjsen.com 2012-03-06 22:05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凌军辉、仇逸、李江涛)异地高考“破冰”、自主招生“掐尖”、农村生源“升学难”——渐渐驶入“深水区”的高考改革也逐渐面临深层次的矛盾与困难。高考的主要目标是选拔人才,但选拔人才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解决考试招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何处理好公平与选才的关系,破解高考改革深层次矛盾,成为一些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异地高考”破冰:既促教育公平 又防“高考移民”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透露,异地高考方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但如何避免“高考移民”更加突出,是一个新课题。

“这对于数千万农民工子女是一场及时雨,但对于现行教育体制来说,则是一场严峻考验。”江苏省启东中学校长王生代表说,现有高考招生计划是根据各地发展水平、考生数、高教资源等分配,是一种“相对公平”。异地高考如果考虑不周,在实施中会侵占京沪、江苏等高校富集地区考生的升学机会,带来新的不公。

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王战代表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在这一背景下,即将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是顺势而为。但在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一旦过快放开,很可能引发新一轮“高考移民”,因此异地高考要渐进式改革,坚持“小步快走”。

如何避免新一轮“高考移民”?沈志刚代表建议,异地高考方案可率先在外来人口较少的地区试点,同时因地制宜出台限制条件。当然,国家应努力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区差距,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大规模“高考移民”。

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沈志刚代表认为,异地高考可以首先开放高职教育,逐步降低由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门槛,使更多“农民工二代”获得在城市发展的一技之长。

  • 责任编辑:林诚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