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皮革“毒胶囊”流入九大药企 > 正文

“问题胶囊”有多大的利益空间?

www.fjsen.com 2012-04-18 16:20   来源: 我来说两句

“胶囊的价格非常通透,在行业内是人人皆知的秘密”,曹与表示,在药企采购胶囊过程中,通过价格即能了解到材料的质量如何。

质量不同药用胶囊价格悬殊。使用骨胶原等优质材料制作的食用明胶,空心胶囊的售价可高至200元/万粒乃至300元/万粒;使用下脚料等制成的工业明胶,则胶囊的售价可低至不到优质胶囊价格的仅十分之一。

对于招标动辄数亿的基药,近十倍的胶囊成本之差在巨大的基数下猛然放大。 曹与强调说,“药用胶囊成品只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具有产品报告才能销售至药企当中。这当中如果有质量问题药企肯定会发现,不可能不发现。流程大家都知道,说白了就是降低成本,整个事件就是行业灰色利益链体现。”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的基本药物招标模式,是此前广受推崇的安徽模式。安徽模式也称安徽基药采购模式其最具特色的便是招标“双信封”,即先以“经济技术标书”考察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以及GMP(GSP)认证等指标,评审合格的企业再经过“商务标书”评审。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在“经济技术标书”这关几乎没有不合格者,最终的结果,只由“价格最低”因素决定。

据了解,安徽模式在当地试验三年有余,使基本药物均价降低一半以上。而对基药企业而言,这也击穿其成本底线。

医药界资深人士姜广策表示,浙江新昌一带使用工业皮革下脚料来制作明胶的问题由来已久,但始终得不到良好治理,现行的唯低价招标模式更增大了对劣质明胶胶囊的需求。

  • 责任编辑:蓝晓梅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