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皮革“毒胶囊”流入九大药企> 分析评论 > 正文

“烂鞋子”胶囊是怎么来的

www.fjsen.com 2012-04-23 15:39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我来说两句

你吃的感冒药胶囊是用含有致癌金属的皮革废料生产出的,谁造成了这种局面?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胆量和想象力,才敢把含有重金属的烂皮革和治病用的药物联系在一起?

答案可真够令人震惊的。近日,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部分药企所用胶囊是用发出臭味的皮革废料生产而成的,这种工业明胶所含的三价铬具有高致癌性,是禁止食用和药用的。

交易参与者都对它的毒性心知肚明—在明胶生产方与胶囊采购方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标明,如造成不良后果,由需方承担全部责任。

使用这种工业明胶,每吨可节约成本1万元,每一万粒胶囊可节约七八十元钱。它背后甚至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灰色产业链。

难以想象的是,这并不限于一些小药企的药品。此次共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被曝铬含量超标,即采用了这种毒胶囊,名单中出现了很多知名药企的名字,比如修正药业、蜀中制药、海外制药和通化金马(4.36,-0.48,-9.92%)等,从感冒药到胃药到抗生素一应俱全。

在节目播出后,黑客在自称做良心药的修正药业的网站留下一句话:“我的烂鞋子被你们拿去做胶囊了?么?”

人们有理由愤怒,要有多缺乏人性,才会如此忽视人的生命,把小病变成大病?!

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也会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连那些好不容易树立起品牌形象的大公司也要参与造假,将公司与品牌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普药大王”蜀中制药事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而修正制药则在用错误的危机处理方式,把事情越描越黑—就像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的蒙牛那样在为自己开脱。

我们对几家医药大公司感到失望。如果事实真如修正药业集团董事长修涞贵所表现出的—他坚决否认,不承认监测结果—并不知情,那么就证明是他公司的内部管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采购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内部必定产生了巨大腐败,却绕过了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修涞贵成功地把一个只有几十人的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现在20亿的营收规模,却可能犯了典型的牛根生式错误,在公司的快速发展中忽略了公司建设。这是很多民营企业无法向现代公司管理制度迈进的结?果。

以上是比较善意的推测。还可能存在一个事实是,药企的管理者知道并默许了这个事实,为了生存下去,而采取了这种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毕竟,在中国医药(20.24,0.00,0.00%)行业,采用这种毒胶囊来降低成本是一种“潜规则”,已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医药看似是个暴利行业,但它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普药和仿制药的低价同质化现象严重,利润相对微薄。2009年推行的医药改革对药企影响颇大,一是在招标采购中由资质接近的价格最低者中标,二是发改委对药价严格限制。一些进入基药目录的药企都在赔钱做买卖,它们不得不想办法降低成本,这就可能会导致质量问题。蜀中制药被查出问题的两款药物都在基药目录之列。它们为何能够通过质量检测成为一个疑问。

而在基药之外的其他渠道,药企则需要耗费大量资本去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只有那些有口碑的药企才能做到这一点,比如修正药业这种凭借单款OTC产品斯达舒打开市场的大公司。不过,其销售成本也相对较?高。

中国以药养医的现象存在已久,资本市场对于一些灰色结构颇为忌讳。修正药业就曾多次尝试上市并未成功。

我还是宁愿选择相信毒胶囊是管理问题所致—至少那样,不会为这个行业的绝境而感到悲哀。

作者:李洋(本刊评论员)

  • 责任编辑:蓝晓梅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