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走基层感言:“回归”办实业,需要“沃土”

www.fjsen.com 2012-06-25 07:5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福建日报驻福州记者 段金柱

林熙/制图

金融危机影响犹在,加上欧债危机的叠加效应,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在此情境下,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再度被强调。

其实,金融危机是“试金石”,可以测试出一个区域经济的抗风险强度。晋江、长乐等地因为有坚实的实体经济支撑,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反观一些过度依靠金融创新、房地产投资的县市,受到的冲击就较大,而且再抬头压力巨大。

因而发展县域经济,抓住实体经济这个“牛鼻子”至关重要。就福建而言,在鼓舞本土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之外,吸引在外闽商资本回归办实业,也很重要。

仅就福州市而言,一些县市实施“回归工程”颇有成效,长乐市是典型。2011年,长乐纺织化纤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成为我省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之一。其中,相当多的企业是回归企业家创办的。山区县闽清也有亮点,通过吸引在广东创业的企业家回归,“无中生有”兴起钟表产业,目前,专门为其“量身定做”的东桥产业园区一期正在加快建设。

不过,相较于在外民资的总量,“回归”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若想使“回归”形成澎湃气势,尚需优良的软环境支撑,打造投资的“沃土”,才会有吸引力,而不仅仅是靠乡情亲情感召。

其一,要有真正亲商的投资软环境。众所周知,做实业投入大、风险大、管理难、收益小。资本是逐利的,企业家把钱拿去做金融或房地产投资,所获之利远超做实业,那他很难有动力去投资实业。记者在一个在外民资极为丰厚的县域采访,就观察到此类现象。问为什么那么多在外的企业家不愿意“回归”?答案是:本土还没有形成好的投资软环境,而在外投资房地产、矿业等,获利丰厚且钱来得快,为什么要回来?

其二,要有真正的服务意识。做实业不易,需要政府部门的援手。企业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而不是动不动借助服务的名义进企业“检查”、“约谈”。刚办实业,也许很多方面不规范,这时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而不是严令“下马”。服务意识与打造软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形成长久的良性“磁场”,企业家才有意愿做实体经济。

其三,要有真正有力的扶持。实体经济中,中小微企业占绝对主体。近来,从中央到我省,都出台了诸多扶持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举措,包括结构性减税、金融资金扶持等。具体到一个县域,迫切需要将利好政策落到实处。如果在同等条件下,本就在资源禀赋、市场渠道等方面不占优势的实业企业,仍然得不到同等扶持,那就会产生传导效应:一个企业如此,其他观望者就更不愿意投资实业了。

涓涓细流,方能汇成大海。政企合力,戮力同心,方能做强“实体”。我省县域经济“排头兵”晋江市的发展历程,足见此点。因而,发展实体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练好“内功”,打造优良发展软环境,而不是仅寄望于一两次的招商引资就能奏效。有“沃土”,才能形成投资“高地”,让实体经济之花开得更艳丽。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