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路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www.fjsen.com 2013-03-02 13:40 来源:观点中国 我来说两句
——“将改革进行到底”系列述评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又逢“两会”,而2013年的“两会”却有别样的不同,因为它更可能为未来中国确立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比其他领域的改革,中国金融改革正在提速,而且很可能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期。金融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理清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才是推动改革的关键。因为只有明确方向路径才不至于多走弯路,并贻误改革时机。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中国金融改革的两大路径应该遵循“自下而上”和“由内而外”,而不是相反,因此,对于中国金融改革而言,改革的路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去年底,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金融论坛”上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十个“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试点经验,并指出包括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深圳前海金融改革等一系列“自下而上”的改革正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近些年来对于中国金融改革到底应该“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一直争议很大?一些学者认为,应该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进行。的确,自古“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中国经济改革必须“顶层设计”才能“纲举目张”,金融改革当然也不例外。但问题是,从大的方向上看,无论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还是人民币国际化都意味着市场化改革将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基调,而市场化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注定要“自下而上”才能实现。 周小川行长之所以强调地方金融改革的重要性还在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不同,并没有大一统的金融改革范本可以仿效。比如,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前海、温州等地各自的区位优势和功能定位差异非常大,滨海新区大型制造业企业占比非常大,前海定位于现代服务业企业,而温州以中小企业居多,由于金融定位必须与经济定位相匹配,因此,只有通过地方层面不断地试错,并逐步积累经验才可能真正激发出改革的货币,找到适合于自身的金融改革模式和范本。 第二个改革的路径应该遵循“由内而外”金融。当前,中国金融领域深层次改革正在加快:央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正趋向多元化,有序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增强微观主体利率敏感性,不断推动金融工具产品的创新,积极促进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些都是中国金融体系内生推进的一个过程。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加速之势。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自试点开始到全国推广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结算量从2009年末的35.8亿元猛增到2012年末的2.94万亿元,达到初始规模的821倍。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