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2013全国两会> 观点PK台 > 正文

先看病后付费可行吗?

www.fjsen.com 2013-03-11 15: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来说两句

 主持人:医保是重要的原因,侯老师您认为呢?

 侯胜田:我认为“先看病后付费”这种模式它医保确实和这个试点进行有很大的因素,但是不是唯一的因素,之所以目前很多网友对模式有些感觉到很高兴,或者很失望,我想主要原因是大家对这个模式它的内涵是有误解,由文字产生的一些不太专业的解读,或者媒体这些报道,导致大家可能对政策方面造成一些误解,至于说县级医院确实是目前确实比较成功。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是很多因素存在其中,可能经过探讨认为适合,究竟什么原因呢?网友也说了,说你看现在大医院看病很难,都挤,像县级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人就比较少了,所以咱们先从他们试行,是不是也摆脱了他们看病人比较少的困境呢?有没有这样的成分在里面?郭老师您认为呢?

 郭松民:我认为是有这样一个成分的,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医疗资源建设和投入上,这些年是大大加快了,尤其是最近十年,我们上一届中央政府建立以后,2003年以后采取了一个向基层倾斜的路线,这个医疗投入增加的非常快,但是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般病人都希望到中心城市,甚至到北京大医院来看,这个就造成了基层医院医疗资源的一种闲置,闲置其实也是一种浪费,从基层开始推广有利于吸引病人在基层首先看病,其实我们知道大部分的病人得的是多发病,在基层医院是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医疗的供给已经开始从原来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化,已经来到了这个转折点上,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医院向公益性回归,我们以前走医疗产业化的道路,你掏钱才能看病,看病才能享受到好的服务,结果就出现一些社会上认为看病难,看病贵这样不满的声音是很强烈的,有的个别医院出现了把付不起钱的病人从医院里偷偷仍出去的现象,其实这个已经突破了基本人道主义的底线,“先看病后付费”体现什么精神呢?人的生病和健康是第一位的,我首先关注是这个,钱的事先往后放,这个也是体现了社会进步很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让大家感觉到是比较人性化的方式,像之前很多新闻说,我们看不起病,医院连看都不给看,很残酷。

 郭松民:有的病人处于很难受的状况,但是医院在旁边走来走去不理他,然后家人通过各种方式来筹款,这个是很伤人心的。

 主持人:侯老师呢?您认为这个能达到拜托困境的目的吗?

 侯胜田:主持人问的问题非常好,关于这个模式实际上它在不同层次的医院里边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来讲,这也体现了我们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尤其从卫生部相关部门发布一些政策,在全国执行,同一个政策在不同的层次医院里边执行确实可能就会面对不同的情况。第二个问题需要关注的,我们现有基层医院,尤其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他确实存在着病源不足的问题,而且在大城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在这样情况下,我想很多地区之所以他们将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首选,我想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确实在基层医院里边他病源最近几年有闲置的现象,这个政策他就可以解决,尤其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患者面临的就是一次性筹款的能力比较差,有了病之后,很多农民需要筹款,交一定数目的押金很困难,由于新农合医保政策落实的话,很大一部分由新农合支付了,在这种前提下,对于基层医院或者农村患者这个政策应该是一个福音。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像之前说的河南河北山东一些试点,他们好像已经取消了之前先交押金,只要一份和约就可以了。

 郭松民:是的,我看到最早比较成功的是山东兖州的实验,不是从公益性角度开始着眼的,他是想解决他自己的财政困难,新建了13层高的大楼,拖欠了工程款,院长说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吸引病人,然后就采取了“先看病后付费”的制度,病人需要签一个协议,然后把你的身份证户口本的复印件留到医院,就可以直接住院,到门诊看病,然后医院再跟新农合进行结算,后来实验的结果非常好,整个医院是人满为患,而且在实验几年的时间里面,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一例恶意欠费的现象,其实是真的很让人感动的,我们老是担心推出这种“先看病后付费”,会不会出现这种恶意欠费,其实我相信我们的人民是很擅长的,大家都是将心比心的,医院相信这个病人,病人也绝不会让医院失望,这个其实可以让那些对社会没有道德信心的人可以作为一个例证。

  • 责任编辑:陈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