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旅行袋见证从“克”到“吨”的历史变化
www.fjsen.com 2013-06-26 10:1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因食用菌而闻名;在世界,这个地方的人民以“一朵菇”让广大第三世界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这就是福建省古田县。 一只旅行袋见证从“克”到“吨”的历史变化 食用菌自古被称为“山珍”,现在则被誉为“保健食品”,西方国家称之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在抗击“非典”期间,银耳是首选的预防食品。然而,食用菌虽好,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却难以觅得,它往往需要人们深入深山老林中凭运气艰苦采得,且数量极其稀少。也正因为如此,银耳等食用菌常被作为宫廷贡品,寻常百姓人家则十分难以见到,即使出现也只是在大药铺里,作为上等名贵药材以“克”为计量单位凭医生的处方才能买到若干,而且只有哪些达官贵人买得起、买得到。 到了解放初期的60年代,勤劳智慧的古田人民从伐倒的树木上长出野生菌蕈中获得启示,发现了食用菌生长原理,开始尝试用“椴木砍花”的方式人工栽培食用菌,获得了成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是以椴木栽培为主,生产周期长、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生产,而且这种原始的栽培模式,所得的产品数量极为有限,产品依然珍贵无比。一般一户农民一年仅能生产一二百克,而且这些产品主要由国家收购,供出口换取外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所以老百姓想要获得一点银耳产品仍然不易。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卖或买,食用菌产品尤其是银耳以“克”为计量单位已经深入人心。 在“中国·古田食用菌博物馆”内曾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70年代中后期,古田农民姚某将自家生产的不足两公斤银耳用一旅行袋装着到北方,然后以克为计量单位出售,赚了1900多元,他用这1900多元回乡建起了一栋房子。为了记住这段幸福的故事,他将这只旅行袋始终珍藏。目前已将旅行袋捐给食用菌博物馆陈列展示,让它向后人诉说那段历史。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给古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收入,而且使那些曾经和燕窝一样珍贵的保健食品走进寻常百姓家,由宫廷贡品普及成为普通家庭餐桌上的家常菜。曾经500克售价达数百上千元的银耳、竹荪,如今不过二三十元。有人评论说,让银耳从高贵的“皇后”摇身变成了平易近人的“村姑”是古田对世人的最大贡献之一。 总人口总数43万人平均计算,人均产量超过一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