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遏制人情消费> 相关报道 > 正文

“人情味”当如何除去浮沉?

www.fjsen.com 2013-06-26 16:56  史泽娜 来源:长城网 我来说两句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注重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如今,人情之礼无孔不入,不仅婚丧嫁娶、庆生祝寿这类老项目礼数倍增,而且还频频新增参军、乔迁、庆典、买房等花样众多的新名目,面对复杂的人情交往,不少人为之所累,转眼一变,“人情味”不再是飘香四溢、沁人心脾,而成了负担,成了累赘,五味交杂,众人捂鼻掩面,唯恐避之而不及。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互送礼品、略表心意本无可厚非,但若这样的“表示”毫无节制,盲目追求面子上的光鲜,那么超负荷的消费不仅会给家庭生活带来负担,同样不利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助长了歪风邪气横行霸道。一些人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只有谁苦谁知道了。

同样,还有不少人打着“人情”旗号,为求一己私利,拉拢关系、编织人脉,滋养了腐败温床,而有些领导干部也心甘情愿“挂网”,用“人情”来为滥用权力遮羞,纵容“人情网”越编越大,也使自己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礼多人本不怪,但凡事过犹不及,成为不能承受之重时便不能任其发展,“人情味”亟待回归正轨,那么当如何除去浮沉,还原其本味呢?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入手:一是转变观念,树立勤俭节约新风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一以贯之、节俭朴素,尤其是党中央八项规定和一系列反对铺张浪费文件出台后,更要从每个小我做起,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支出人情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加强约束,健全监督管理新机制,针对一些通过人情消费进行敛财的腐败现象,建立和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加强监察力度,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刹住用人情消费来消化腐败的不正之风,使礼尚往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史泽娜)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