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会员访“义民庙” 走进客家信仰中心
www.fjsen.com 2013-08-21 10:11 张燕娟 燕子 林靖东 陈巧思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台海网(微博)8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燕娟 燕子 林靖东 /文 陈巧思/图)台湾客家文化之丰富多元,令人叹为观止。七夕牵手会会员们既然已经造访过桃园的客家文物馆、苗栗的客家文化园区,当然也不能错过新竹的客家义民庙。毫不夸张地说,这间义民庙虽然看上去不太显赫,但却是台湾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台湾客家人的文化之根,就深埋在这里。“义民爷”信仰为台湾客家人所独有,但却与客家人当年从大陆渡海赴台开垦谋生的历史密不可分。 七夕牵手会会员们关切台湾客家乡亲际遇,因此对义民故事颇感兴趣。250多年前,来到台湾的客家先祖为保卫家园,令子弟壮丁勤练武阵。乾隆51年,彰化林爽文举事反清,客家乡亲集结抗御、浴血坚守,最终与清廷援军夹击,克复新竹。乾隆皇帝得知客家乡亲之忠勇卫土精神,特颁亲笔“褒忠”圣旨奖励,这便是“义民”信仰的由来。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新竹义民庙祭祀规模不断扩大。据义民庙住持介绍,再过半个月,就是每年一度的客家义民祭,全台各地的客家信众集结而来,达数十万之众,场面壮观感人。虽然此次前来义民庙参访的龙岩客家乡亲见不到义民祭的盛况,但他们对“义民精神”相当认同。不少会员表示,其实两岸客家人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勤劳奋斗、保家卫土,是每一位客家子弟从小就被长辈言传身教的信念。 经过三天的参访,以客家青年为主的七夕会员们走遍了桃园、新竹及苗栗。北台湾客家聚居区的历史、文化与信仰,对大陆客家青年来说,初看有点陌生,甚至摸不着头脑,但只要坚持看下去,经常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或许正如一位女会员所说,台湾客家话初听有点怪,再听又觉得完全能够明白。这也像台湾客家文化之于大陆,一脉相系、和而不同。 走在没有霓虹灯的鹿港小镇上台海网(微博)8月12日讯走在鹿港小镇街头,果然就像罗大佑歌曲里唱的,没有台北的霓虹灯。昨天下午,七夕会员造访彰化鹿港小镇,置身没有高楼的鹿港老街中,目之所及全都是台湾“古早味”、宝岛“乡土色”,和前一天台北灯红酒绿的都市化完全不同。虽然烈日当空,但牵手会会员们饶有兴趣,逛老街的、拜妈祖的、寻古厝的、吃小吃的……各自找到各自所爱,别有一番精彩。 因为罗大佑的歌——《鹿港小镇》,大部分牵手会会员对于小镇之行都充满期待。走在老街上,两边商店布条状的招牌林立,虽然没有台北高级灯箱状的招牌醒目,但在徐徐海风中,布条招牌却也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搭配熙熙攘攘的人群,两边的老宅展开其各自古旧的面容,迎接八方来客。外地游客不少,但在地顾客也很多。尤其在贩售镰刀、锄头及大蒜、葱头之类农产品的摊贩面前,本地人讨价还价、外地人拍照留念,两种人群定格在古旧的店铺面前,很是和谐。而被晒得黝黑的老板,也不排斥被拍照,甚至还大方摆出“剪刀手”,一边收钱,一边和游客寒暄问好。 顺着狭窄多折的小巷前行,两边是古旧的门窗,一种只属于家乡的暖意弥漫在巷子中。而在鹿港人家门口,有很多老人就坐在巷口,摇着蒲扇,聊天、发呆。这样的场景,其实与相距很近的商铺街相得益彰,亦静亦闹,让到访的会员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领略到鹿港一张一弛的生活之美。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1]台湾拟于9月开放人民币汇款免绕道服务
- [ 08-21]潭美台风带来大雨 已导致两位台湾民众死亡
- [ 08-21]宝岛客家欢乐行:亲手DIY台湾客家擂茶
- [ 08-21]台湾90万假农民月领7000津贴 年花465亿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