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3年全国网络媒体广西行> 要闻聚焦 > 正文

京族哈亭祭拜海神 古老独弦琴震撼四海宾朋

www.fjsen.com 2013-10-25 22:40   来源:广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采访团记者赴防城港市京岛风情名胜区,采访京族哈亭、京族博物馆等民俗文化建设。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雁 摄

采访团记者赴防城港市京岛风情名胜区,采访京族哈亭、京族博物馆等民俗文化建设。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雁 摄

广西新闻网东兴10月24日讯(记者孙璐)24日下午,网媒记者来到位于东兴市郊的京岛风情名胜区,探寻中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的古老历史文化。

在中国唯一的京族聚居区里,记者们参观了京族三岛祭祀海神专用的哈亭,翻阅了京族自己的文字——字喃。伴随着一阵悠扬暖心的弦乐声,记者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到一件红木雕刻的龙形独弦琴上。据村支书介绍,这件乐器是京族的传家宝,拥有500多年的历史。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它曾作为广西馆的特色宝贝展示给世界人民。

身着一身洁白传统服装的苏春发,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弦琴项目的传承人。只见他左手推拉一根细细的“摇杆”,右手弹拨,悠扬婉转的音乐流泻而出,顿时满堂生春,琴声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千金易得,知音难寻。今天遇见独弦琴,从此不再知音少。这细细的一根弦足以震撼四海宾朋。”来自四川新闻网的记者对独弦琴美妙的声音赞不绝口。

倾心聆听,一弦独吟。“独弦琴”,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件独特的乐器,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满载民族与地域文化的印记,拨动着当代人的心弦。

采访团记者赴防城港市京岛风情名胜区,采访京族哈亭、京族博物馆等民俗文化建设。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雁 摄

独弦琴的生命力不仅存在于舞台之上,更存于京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春发告诉记者,“独弦琴是我们和客人沟通的桥梁”,每逢客人到来,苏春发都要用独弦琴为客人演奏一曲京族民歌。

现在,独弦琴走出家乡,曾经登上“青歌赛”、上海世博会等舞台。但是,人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培养年轻人对这项古老技艺的兴趣,设立相对稳定的传习基地,在当下更为重要。记者们由衷期待南疆大地上的文化瑰宝能够代代传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滋润更多人的心灵。

靠海而生的京族,始终坚守着自己古老的传统,对大海充满虔诚和敬畏。每年一度的“哈节”是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哈”为京族语,含有“歌”和“请神听歌”的意思。在这个节日里,京族人扛着华伞、香案、祭品台、彩旗到海边迎神;祭神时,进香歌、天灯舞、花棍舞、竹杠舞等歌舞不息,通宵达旦。期望用虔诚的祈愿,保佑家家户户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 责任编辑: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