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中国开放型经济“第二季”
www.fjsen.com 2013-11-06 16:06 徐寿松 何欣荣 王涛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突破口:“倒逼”的深层力量 是开放更是改革。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试验区总体方案涵盖了从贸易、投资、金融到行政的一系列制度创新,某种程度上,堪称市场化改革的浓缩版。 揭开自贸试验区的面纱,其制度创新可概括为三“自由一保障”:即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和法制保障。贸易方面,试验区遵循“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原则,凡符合国际惯例的货物均畅通无阻。投资方面,实行“非禁即入”的原则: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金融方面,试验区内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重磅金融改革引人注目。 以开放促成改革。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说,中国的改革可分两种:一是“内源性”改革,如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一是“外源性”改革,即用开放倒逼改革,迄今为止已历经三波高潮: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和本世纪初加入WTO。“以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为标志,我国将迎来第四波开放倒逼改革的高潮,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与前三波高潮注重经济改革不同,第四波改革是全方位的制度创新。譬如,自贸试验区探索的“负面清单”模式,本质上是“给权力列一份清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说,这与新一届政府强调的简政放权、职能转变在本质上一致,能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升级版:“示范”的战略意义 作为“试验田”,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先是国家战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隆国强说:“为什么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因为试验区要着眼于全国发展和新一轮改革开放。” 目标已明确:经过两三年的改革试验,“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注重“可复制、可推广”性,为蓝图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认为,与“特区”“新区”不同,自贸试验区不是一两项政策优惠,而是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要改革,不要政策”,为未来向全国推广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经济史上,特定区域的改革开放,往往能起到不可估量的“蝴蝶效应”。如果说,前三波开放是中国面对以货物贸易为主的国际准则的第一季开放;那么,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则开启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第二季”。这是一轮更高层级的开放,探索要素市场开放、政府边界厘清和行政管制放开,从而释放出新的增长能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