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三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印记 印度尼西亚三宝庙 本报记者 程佳 编译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东盟各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海上丝绸之路拥有比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久远的历史,形成于先秦,繁荣于明清,是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也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 提及海上丝绸之路,便不能绕过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至今,在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仍保存着很多与这段历史紧密相连的古迹,作为繁盛过往的见证者,向人们讲述着海上丝绸之路独有的故事。 印尼三宝垄:因郑和得名的城市 印度尼西亚第五大城市三宝垄的中文名称源自于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1405年,中国明代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郑和奉旨率船队出使“西洋”,途经三宝垄,带去瓷器、丝绸、金银和铜铁器换取当地特产,与印度尼西亚人开展和平贸易和友好交往。目前,三宝垄仍保留有多处关于郑和的历史建筑,其中以三宝庙最为著名。 三宝庙建在三宝垄望安山山麓,背山面海。寺庙建筑由中式建筑和爪哇风格建筑组成,与当地其他庙宇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寺庙内建有三宝洞、土地洞、船舡爷庙、铁锚庙和福兴庙。三宝洞是寺庙内的一个岩洞,相传郑和曾在这里休憩,岩洞不足10平方米,供奉着一尊郑和的全身像。土地洞位于建筑群北入口大门内,供奉着土地公。紧邻土地洞的是船舡爷庙,是为纪念随郑和5次下西洋的著名航海家王景弘而建,这里常被用于祈求生意上的顺利。在船舡爷庙以南是供奉有郑和像的大殿以及殿后的三宝洞。大殿供郑和塑像,由四根朱红色的高大圆柱支撑,顶上的红琉璃瓦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为了纪念郑和这位和平通商的使者,当地人将相传郑和抵达该地的日子,即中国农历6月30日定为三宝太监纪念日,相关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每年这天,当地的华侨华人必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印度尼西亚各地的华侨华人也远道而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市民抬着三宝公圣像上街游行祭拜,以示郑和重游故地,并伴以舞龙、舞狮等活动。1966年,三宝垄市政府建立纪念碑,以印尼语、中文、英语记载了郑和的简历及其访问印尼的经过。 |
相关阅读:
- [ 05-28]“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
- [ 05-23]第十六届海交会圆满闭幕 销售总额达37855.5万元
- [ 05-20]福州:100亿元基金将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 [ 05-19]海交会取消开幕式突出“海丝”主题 节俭又大气
- [ 05-19]中国以“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交流
- [ 05-19]5·18昨在福州开幕 专设“21世纪海丝盛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