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崇德向善 诚信福建> 八闽“信”风> 莆田 > 正文

信用卡外借产生污点理不清 提醒:尽量避免出借

2014-07-10 16:35:24  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海峡都市报7月10日讯 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的不少老师都办有信用卡,此前,同事王某找上门来,以生意周转不灵等为由向大家借款,并借走信用卡套现。刚开始,王某每次套现后都能及时还上,但去年8月他因赌博输个精光而失联了,原卡主只能自己补上信用卡的“窟窿”。

记者调查发现,上述情况并非个例,因为亲戚、朋友或熟人等急需用钱,不少市民常将信用卡借给对方刷卡套现。业内人士提醒,将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是违法的,同时,因此产生的债务和法律责任也得由持卡人自己承担。

现象:卡外借被透支 多吃哑巴亏

今年42岁的王某是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几年来一直沉迷于“六合彩”赌博。从2010年开始,王某以做红木生意资金周转不灵等为由,向同事借钱赌博。在了解到不少老师都有办理信用卡后,王某又借用了几十张信用卡用于套现。去年7月底,负债累累的王某将信用卡寄还给各借款人后逃离莆田。经警方确认,王某共向本校20多名老师借款200多万元,其中利用信用卡套现的有数十万元。近日,王某被检察机关以涉嫌诈骗罪逮捕。

无独有偶,莆田的欧先生在当地一家公司上班,老板肖某找到欧先生称,因为公司刚开办不久,需要资金周转,希望欧先生帮忙办理信用卡借给公司使用。碍于情面,欧先生与女儿各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借给肖某。之后,肖某使用二人的信用卡透支十多万元并逾期未还,最后人也失踪了。银行在多次催款没动静后报了警,欧先生只好到派出所投案,并归还了透支的本金、利息及滞纳金。而后,他还因为涉嫌信用卡诈骗被提起公诉,之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3万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信用卡的可透支消费,这种利用借来的信用卡进行套现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因为亲戚、朋友或熟人等急需用钱,碍于面子或出于“仗义”心理,将信用卡借给对方刷卡套现。不过,因此产生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有人因此惹上了官司,还有的人因为逾期没还款造成不良记录,买房时都无法办理贷款手续。

银行:本人应对个人信用卡负责

莆田某国有银行信用卡部陈经理告诉记者,持卡人将自己的信用卡借给别人使用,由于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一切责任仍由持卡人承担。“持卡人是信用卡使用行为的第一责任人,无论交给何人实际使用,最后的账单都会算在持卡人的头上。”陈经理认为,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一旦产生资金损失,追讨起来都比较困难。所以,如果朋友或他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向您借卡,都要三思而后行。

“一旦出借的信用卡发生了逾期不还的情况,持卡人只能自己掏腰包,再通过民事诉讼进行追偿。”陈经理表示,如果因为信用卡外借导致逾期不还款,会产生滞纳金等费用,并且个人的信用记录也会受到影响,今后到银行申请贷款或办理信用卡时可能会被拒绝,或者必须以更高的利率才能获得贷款。此外,银行一旦发现客户有频繁的套现行为,其信用额度会被调低,甚至会被采取“锁定交易”等措施。

提醒:尽量避免出借个人信用卡

“把信用卡借给别人使用是违法的。”福建律海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介绍,个人将信用卡借给他人不仅违反合同法,而且违反金融法的法律法规。首先,信用卡申请书里的章程就有明确规定,信用卡必须本人使用,不得出租、转借或转让。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也规定,信用卡仅限于合法持卡人本人使用,持卡人不得出租或转借信用卡及其账户。市民如果把自己的信用卡借给他人消费或套现,既无法体现双方存在借贷关系,又较难核实具体借贷金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出借个人信用卡。

莆田市银行卡协会相关负责人分析,把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眼下,很多持卡人的个人金融知识淡薄,加上自我保护意识差,这是导致信用卡出租或出借现象时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很有必要加大对市民的金融常识的普及宣传工作。”这位负责人提醒市民,使用信用卡一定要谨慎,不能因为“哥们义气”、“帮朋友忙”等理由,轻率地将自己的信用卡借给或租给他人,这样很容易给自己带来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盛钟 文/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