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 正文

[散文]梅山:知青与乡贤的翰墨缘

2014-08-13 16:04:24 陈其浩 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蔡丽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以为,如果用刘禹锡的这个名句来形容散落在民间的为数不少的奇人异事,那是再恰当不过了。话说闽中大田县梅山乡,该乡距离县城56公里,群山环抱,公路崎岖,然坐落于乡政府右侧的梅秀新街3号的一幢三层民宅,却常有市、县客人造访,访客以文质彬彬的文化人居多,受访者并非地位显赫的官长,而是一位鹤发童颜、身材瘦小的耄耋老人,名叫吴炳光,他生于1922年,今年已是92岁高龄,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始于对联的初识

    我在1974-1976的三年插队期间,结识了梅山的两位躬耕阡陌的颇有学问的老学究,一姓陈,一姓吴,劳作之余,我常向他们讨教诗词歌赋,渐渐地,也能学着与他们吟诗作对,自觉别有一番情趣,极大地排遣了枯燥难熬的时光。后来,我曾就这个经历写成一则散文《山村诗话》,刊载于1982年第4期《福建通俗文艺》上。我在该文中写道:“中华长诗赋,处处有奇才,这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而言,并非过誉之词。”

    二老之一的吴炳光,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福建永安师范,曾执教十余载,任过小学校长,后因所谓的历史问题而被解除公职,遣送回老家梅山村务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落实干部政策,他才得以重沾雨露,其时适值他六十寿辰。邻村的田舍翁即文前所指的另一古稀老人陈紫星题赠一联向他庆贺:

    邱壑足烟霞六十年来留逸老

    庙堂多雨露三千桃实又生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