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药店结算“偷梁换柱” 医保中心:非监管重点
2014-10-22 15:58:2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改名是为输入方便?市民提出质疑 记者随后在福州市医疗保险中心网站上查询看到,记者所买的达喜与盐酸雷尼替丁,无论药名、药厂还是规格,都在医保药品目录内,可用医保卡购买。既然如此,药店又为何要更改药名呢? 对于店员输入方便的说法,市民王女士显然不买账。“我买什么你输什么,这样最方便。何必要查小本本,把两者价钱算相等再结账?这样不是更麻烦?”王女士怀疑,药店将消费者买的药,替换成某些药厂的药,是为了从药厂拿回扣。 非正规渠道进的药,可能是劣质药或假药 记者随后就此事咨询业内人士,该人士称药店在用医保卡结算时更改药名,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为了拉生意,允许消费者用医保卡购买医保药品目录外的药。第二种则是药店通过非正规渠进了一批低价药,为了在账目上不被监管部门查出,才在结算时更改药名。 该人士称,第一种情况很好理解,目前不少药店除了卖药,还卖一些洗发水之类的日用品。为了拉生意,药店就允许市民用医保卡购买这些日用品或一些医保药品目录外的药。这样一来,药店有利可图,便默许市民这样违规使用医保卡。 可记者暗访中所买的药,都是在医保目录内的,药店又为何要在结算时改名呢? 该人士称,这可能是药店通过非法渠道进了一批“黑药”。如果按正常程序销售,药店账目上就会出现这批“黑药”,就有可能被监管部门查处。而在市民买药结算时,药店就在医保结算系统内,将这些“黑药”用正规药代替,这样一来账目上就看不出药店卖出过“黑药”,以此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督。而市民见价钱一样,一般也不在乎。 “表面看起来,因为价钱一样,市民没损失,但其实市民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该人士说,通过更改药名卖出的“黑药”,很可能是劣质药甚至假药,市民如果服用,轻则耽误病情,重则甚至中毒。 昨日下午,记者就此事联系上了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宣教中心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称,由于周末无人上班,要等下周一才能回复记者。 海都报将持续关注此事。 |
相关阅读:
- [ 10-21]省发改委举办道德讲堂开展诚信教育
- [ 10-21]永安诚信图书借阅点挂牌一月来归还率达97%
- [ 10-21]道德考验中的诚信借阅
- [ 10-20]明溪县:完善制度推进诚信计生星级服务
- [ 10-20]中国环保部:海外投资环保违规将纳入社会诚信档案
- [ 10-20]“挂”着的猪下水 大田摊主诚信售卖得人心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