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10日讯 (通讯员 李春 文/图)由于鹰厦铁路处于典型的山区铁路和特定的地理位置,每逢防洪雨季,鹰厦铁路面临着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滑坡、落石、溜坍、泥石流、倒树等水害成为威胁鹰厦铁路安全畅通的“头号天敌”。
永安工务段为确保鹰厦铁路的安全畅通,每年都从各现场班组抽调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职工组成队伍对管内的危石危树进行处理,2011年3月永安工务段为确保危石危树整治作业的标准化以及作业安全,将15名专业人员集中组建为搜山扫石队,由党员王建新担任队长。搜山扫石队不仅承担了巡查危害行车安全的危石危树,同时还要将这些危石危树一一排除化解。从此在鹰厦铁路线上,活跃着一群职业“攀岩者”。他们每天攀爬在悬崖耸立、绝壁凌空的山间,找寻危树孤石危岩加以排除,确保鹰厦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攀岩爬壁,在国内外是一项冒险家的运动项目。然而对于王建新搜山扫石队来说,却是天职和责任所在。搜山扫石队每天清晨,拴上安全带,带上水和干粮,背上水泥、钢钎,从山谷底攀上千米高的陡坡悬崖,把那些松动的、随时可能坠落的石头用水泥、钢筋固定下来,或者用钢钎将石头一点一点敲碎。处理危树,队员们还要背着内燃动力的笨重油锯在铁路边的山坡上爬上爬下。有时在作业面窄小的地方,油锯不好施展,还得用人工先枝条后枝干清理危树,工作异常艰苦。爬山难,下山更难。有的地方根本不是路,上下几乎垂直,脚下的石头滑溜溜的,队员们互相搀扶,手脚经常会被树木藤蔓划伤刺破,队员们那一双双结满老茧的大手上常常粘着创可贴。搜山扫石队长期在野外作业,吃的是快餐盒饭,冷饭冷菜,没有汤,就喝随身带的茶水,喝完茶水,就喝泉水。三年多来,搜山扫石队面对诸多困难,以超乎常人的工作,超凡的毅力,爬遍了段管辖区域内的720多个大小山崖,把管内山头的所有危石逐个编上号码,精心绘制了“孤石危岩系列图”,对于重点“监护对象”在图上标注“特别符号”,并随时造访它们,掌握每个细小的变化。每到雨季,搜山扫石队随时掌握那些石头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彻底清除,为南来北往的列车扫清安全大敌。也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王建新带领他们的搜山扫石队整治队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智慧和汗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任务,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
多年来,整治队弘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搜山扫石队队是一支分工明确而又团结协作的团队。他们职责明确,配合默契,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经过长期的磨炼,他们不仅个个都炼出了一身真功夫,而且个个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工务段内部有人说,进了“搜山扫石队”,就有一只脚踏入了“鬼门关”,若是稍不小心,一脚踏空,就会从悬崖上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2011年一次,一名队员在附近的半山腰上用水泥砌补一块岩石,突然,山顶上滚下一块石头。他听到响声,急忙一闪身,但尖锐的石头把他左肩划开了一个大口子。2011年7月的一天,王建新带领工友们在鹰厦线K286公里处左侧山崖上处理一块危石,不想惊动了旁边一窝马蜂。顿时,成百上千只马蜂向队员们袭来。“快撤!”王建新大喊,他和副工长班长三人断后,掩护队友撤退。疯狂的野蜂发出阵阵轰鸣般的怒吼,朝他们三人身上一阵“狂轰滥炸”。王建新回忆,他在处理危石危树中,受到马蜂攻击的次数多达20多次。如今,在王建新的腿上、左后脑勺上依稀可以看见当年被马蜂蜇伤的痕迹。现在,搜山扫石队上山前,他们必带一样东西:蛇药。在遇到马蜂、毒蛇攻击后,可以有效缓解病症。搜山扫石队每次执行任务都要指派安全员和防护员,负责安全防护和检查机具、安全绳、安全扣等劳保用品质量状况是否正常,在作业过程中每个队员严格执行配带安全防护用品,收工下班,所有工作用品、劳保用品还要认真检查,决不放过每个细节,确保作业过程人身安全万无一失。
三年多来,搜山扫石整治队形成了“四字搜山诀”和“十二字治山法”。借助这一“法宝”, 自搜山扫石队组建以来,截至2014年12月30日,搜山扫石队累计处理危树12891棵,其中40cm以上的达587棵;处理危石共计276处667.7立方米;清理土方338立方米;维修水沟405米;清理防洪加固设备79840平方米;浇筑挡墙208.4立方米;开挖土方32立方米;片石嵌补64.6立方米;开挖检查道4310m;挂主动网50张,共计1012.5㎡。仅2014年,永安工务段搜山扫石队累计处理危树5865棵,其中40cm以上的达151棵;处理危石共计271.2立方米。
搜山扫石队相继荣获南昌铁路局先进班组、南昌铁路局党内优质品牌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中国铁路总公司授予“火车头奖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