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眺湾里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晋帅兵报道“连续三年游客接待量超50%,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竹海明珠晋升国家4A景区……”,岁末年初,作为南昌“后花园”的湾里区传来喜讯不断。
近年来,凭借着特殊的区位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湾里区围绕“加快绿色发展,建设旅游强区”发展战略,围绕“休闲、养生、度假”的旅游产业功能转型定位,把旅游业作为湾里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2014年,湾里区实现全年接待游客450.6万人次,同比增长51.7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9亿元,同比增长50.30%。在旅游强省战略的带动下,旅游强区“湾里模式”喷薄而出。

城区风光
27个项目激发旅游发展强劲动力
“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成就了湾里区与“旅游强区”的不解之缘。
位于南昌市西郊的湾里区,无论人口数量、城区面积,还是经济实力,都是南昌市的一个小区,但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地理位置独特,资源特色最鲜明、旅游优势最明显的区。
湾里区距南昌市区10公里,红谷滩6公里,南昌西客站4.5公里,昌北国际机场23公里,境内云湾、昌湾、红湾三条公路直通南昌,交通条件十分便捷。在这里,2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50余平方公里范围的梅岭国家级风景区和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自然、人文景观120余处,其中4A级景点2处。
“旅游项目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湾里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旅游强省、强市意见,以聚焦项目建设,点燃发展“引擎为载体,2014年全年共启动27个旅游项目建设,项目累计投资56亿元,完成项目投资9.1亿元。
湾里区委书记王建平告诉记者,2014年,湾里区先后完成了梅岭竹海明珠、七色花海、湾里工业文明纪念馆、湾里书画艺术苑等建设;增建了狮子峰景区、烧烤场、露营地、“嘉年华”、“碰碰车”、“5D电影城”、竹山滑车等娱乐项目;启动了湾里游客集散中心、梅岭旅游索道等的规划、建设工作;引进了温泉度假村、梅岭禅意养生园、梅岭滑雪等项目。
27个项目,56亿元资金的投入,为湾里区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强劲势头,区内生态环境,旅游集镇,景区(农村)建设,医疗、教育,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等得到不断完善,一座“休闲、养生、度假”新城正在绿色崛起中健康成长。

乡村美景
四大变化 绘就“公园+景区”壮美画卷
“有雾没有霾,七彩花海等您来”,这是一则湾里梅岭风景区春天的广告语,却从中诠释着近年来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景点变多了、景观变靓了、景区变大了、游客变多了。”一年来,湾里区提出“城区大公园、农村大景区”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城镇、工业、林业、农业、体育、宗教与旅游一体化建设进程,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呈现出四大变化。
2014年,湾里区全年启动旅游项目27个,强势推进梅岭竹海明珠、七色花海等大批旅游项目建设,丰富增加湾里区旅游景区新看点、新景点。
在城区建设方面,湾里区重点对城区兴湾大道、城区道路主要节点、岭秀湖市民公园及景区旅游公路实施了园林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共种植桂花、樟树、栾树、香泡等名优乔木9000余株,种植红叶石楠、春鹃、金森女贞、红叶石楠、水生植物等小苗100余万株,铺种绿化草皮20000余平方米,城区出现了“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自然景观季相。
湾里区高度重视生态创建工作,2014年,太平、梅岭、招贤3镇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罗亭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有4个行政村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村,有35个行政村成功创建为市级以上生态村,全区生态村创建率达89.7%,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取得了重要成果。
此外,总投资3.5亿元的梅岭景区旅游公路沿线环境改造工程,使梅岭景区公路沿线已成为南昌市独具特色的风景走廊和古镇文化风光带,成为全市通道“五化”整治的精品路、样板路,延长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增加了新的人文景点、拓展景区的旅游空间,使湾里区整个形成了大景区环抱大公园的壮丽画卷。
“2008年,湾里全区一年的游客量约为50余万人次,今年仅仅1-2月份的游客量就已经超过了50多万人次。今年一个月的游客量,就大致相当于原来一年的总量。以前担心的是没有人气,现在则担心景区人拥车堵。”湾里区委书记王建平高兴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湾里区旅游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连续三年的游客量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50%。

梅岭四季花谷景区。(效果图)
两年时间 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湾里人并没有止步于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他们将目光瞄准了更高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王建平介绍,围绕向“休闲、养生、度假”的旅游产业功能转型定位,湾里区把旅游业作为区内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加快绿色发展、建设旅游强区”的战略目标,不断推进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工作进程。
2015年2月,湾里区正式启动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制定了2016年内完成琴源山庄等12家3星级宾馆、保利国际大酒店等5家4星级宾馆,立新农庄等14家3星级农家旅馆、桂林村等210户2星级农家旅馆,梅岭竹海等4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明清古建筑博览园等5家省3A级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品牌创建项目;完成保利高尔夫球、梅岭港漂流、登山步道等13个文化娱乐项目;湾里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公厕、旅游标识系统等3大服务体系及太平镇、梅岭镇旅游特色商贸街等建设目标。
2014年,湾里区高起点编制了《梅岭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环、两心、三区、十村。一环:环梅岭休闲度假经济圈;两心:湾里游客服务中心、梅岭·太平休闲接待中心;三区:乐活城区--湾里城市“招贤生活”度假区、多彩山区--梅岭·太平“山水休闲”度假区、都市云顶--洗药湖“避暑赏雪”度假区;十村:“桃源山居”何家边、“云雾茶乡”马口村、“竹海明珠”立新村、“荷塘新月”湾头村“四知源地”泮溪村、“风情故里”南源村、“三奇古村”太平村、“花海人家”杨家坪、“铜源香韵”卫东村、“溪谷秘境”大岭头,为度假区描绘了长远发展蓝图。
“今年是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关健一年。”据了解,2015年湾里区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办法,以“美在生态,美在多彩,美在大气,美在协调,美在有序”的“最美城乡”标准,围绕着“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工作,举全区之力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和营销等工作,全力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