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 两岸抗战史 > 正文

从伟大的民族抗战中汲取强军力量

2015-05-24 16:32:54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从伟大的民族抗战中汲取强军力量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

  制图:苏 鹏

(一) 大江东去,惟有冲过百折千转之急流,方有一马平川之壮阔。民族进程,亦复如是。苦难与辉煌,相生相依。

把时针拨回到69年前的9月3日,硝烟散尽,天空廓清,那个秋日格外晴朗。尽管神州大地满目疮痍,战争创伤俯拾皆是,但这并没有妨碍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们,尽情欢庆第一个抗战胜利纪念日。万家爆竹通宵,商铺陈酒售罄。“全中国人都欢喜得发疯了!”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欢喜之情洋溢版面。

抗倭十四载,血战乾坤赤。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为中国抗日战争,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一个欣喜而沉重的句号。

正如习主席所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

以热血写就的民族历史,是有温度的。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通过决议,正式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以国家立法形式正式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彰显了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铭记历史,就要珍视和平之不易,保持忧患之痛感,汲取强军之力量。

(三) 与近代史上任何一次反侵略战争最明显的不同是,抗日战争之时,中华大地已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正如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抗战爆发不久所说:“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集中着中国各族人民最优秀儿女,是全国人民利益最热忱的捍卫者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最忠实的继承者。

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通过延安整风,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全面成熟。延安的宝塔山,成为黑暗中国走向光明的灯塔。

“中流砥柱”一词,源自《晏子春秋》,喻“独立坚强之人,能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起支撑作用”。

抗日战争,是决定民族命运之战。败之,则世代当“亡国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起救亡大任,恰如“中流”之“砥柱”。

在延安窑洞,毛主席对抗大学员说:“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风趣幽默的背后,显示出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抗战到底,绝不妥协!

抗战之初,我党只有5万多军队,枪支缺乏,几乎没有火炮。临近抗战胜利时,平均每支步枪才十几发子弹。面对强大的日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无所畏惧,奋勇抗击。

尤其当抗战遭遇挫折和失利时,动摇、妥协、卖国求荣者,皆有之,而中国共产党人却越挫越勇。

八年全面抗战,我党领导的军队由几万人“打”到120万人。正义之师的力量有多强大?正义事业的前景有多广阔?其中的丰富内涵,能为世人提供深刻教益。

那个年代,八路军、新四军肩扛着最落后的武器,却掌握着最先进的理论。

抗战初期,一些人宣扬“亡国论”,动摇抗战信心;一些人脱离国情,盲目鼓吹“速胜论”。1938年5月,毛主席发表了重要的军事著作《论持久战》,这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随后,毛主席又发表了《论新阶段》。这些著作,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最后胜利为什么属于中国的问题。

抗战中,我军创造了很多奇迹,其背后的重要铁律之一,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战争。

今天,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依然是我军不变的军魂,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始终是我军鲜明的特色,历史早已证明,这是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

(四) 毛主席不仅创新了持久战,还对游击战理论作出重大建树,从而“把战争从壕沟里解放了出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积小胜为大胜”,指导全国抗战打出了新局面。

在山区、平原和河湖港汊,游击队“像流水和疾风一样”,“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犹如刺入敌人心脏的一支支钢针,“扯住了敌人在华的一半兵力”。

在八路军缴获敌人的文件中,有一个日军军官的日记这样写道:“见到八路军就头痛,他来了你不知道,你去打他,又打不到。”

原日本大本营参谋山崎重三郎认为:世界上虽然有着各种游击战争,但只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进行的游击战,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

何谓游击战?在抗大课堂上,讲解的第一个要点是: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我军的游击战之所以打得出神入化,原因非常简单: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部队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干部能和战士打成一片”。

但是,就像刘少奇所说:“要使群众认定我们党、我们的同志是他们的领袖,并自愿地跟随我们去进行决死的斗争,就需要我们经过一个长期艰苦和正确地争取群众的工作过程。”

1939年7月,八路军进驻武乡县砖壁村,朱德总司令提出“三不争”规定:不与老百姓争粮吃,不与老百姓争房住,不与老百姓争水喝。

有的地区出现灾荒,八路军不但不征粮,还拿出军粮救济灾民,自己吃糠咽菜打鬼子。群众紧紧扯住八路军的衣袖:“你们真是好队伍,你们住在这里不要走啊!”

老百姓感恩的方式很朴素,也很伟大。在华北一些村庄,其他军队到了,村长敲三下钟,全村人立即躲到山上;八路军到了,敲一下钟,家家户户赶紧烧水做饭喜相迎。

群众相信共产党,就愿意追随。在党的领导和动员下,人民群众组成一支支游击队伍,构成“比绵延的堡垒和堑壕,还要机警和灵活的屏障”。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既然是一种暴力行为,就必然属于感情范畴”。能不能打好游击战,与老百姓感情深不深,起决定性作用。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对游击战有了新认识。1938年11月,他们在南岳军事会议上提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共产党及时派出教官,编写教材,帮助国民党培训游击干部。高峰时,国民党敌后抗日武装近100万人,在豫东、豫西、山西、浙西等地建立大片抗日根据地。

刘伯承说,游击战“要做到我们明白敌人,敌人不明白我们;我们能袭击敌人,敌人不能袭击我们。这首先要靠我们在政治上争取了广大工农群众才能实现。”在共产党手中,游击战风生水起。

毛主席在抗战时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如今在迈向强军目标新征程中,我们依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爱人民、得人心——这是共产党军队战无不胜真正的“撒手锏”!

(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抗战中的“根和魂”。

“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想“少少出点兵力,企图吓溃我们”,曾叫嚣:“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当时的法国,在纳粹进攻面前,几个星期就被全部占领。

日本侵略者小觑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止戈为武,文武成斌,中华文化中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豪杰,任何侵略者都休想亡我中华。

翻看中国历史,“腰间插雄剑”的猛士,不可胜数。其中,就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的戚继光。

抗战爆发后,“所有中国人,不分老幼、无论尊卑,都是守土人!”抗日英雄如天上繁星、大海浪花,枚不胜举。他们舍身驱敌,浴血奋战,永照汗青。

翻阅抗日英烈录: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冷云等八名女战士、狼牙山五壮士、马石山十勇士、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

每一名中国人,都应记住他们!当中国跌入历史的低点时,豪杰义烈是我们不屈的脊梁。无论价值观怎么多元,每人的心灵深处,都要有尊英雄雕像。

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中国比日本强大过上千年,一直善待邻邦。但是“和”不是跪拜强权,不是失尊受辱。

曾经以中国为师的日本人应清楚:中华民族血脉里,始终存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强大基因。

——面对强敌,中国军队敢于亮剑。平型关大捷,给日本侵略者当头一棒,宣告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川军某师在师长王铭章率领下,面对5倍之敌血战不退,最后血洒沙场。毛主席特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面对强敌,中国军人敢于牺牲。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弥补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常常是整营、整连战死。中日军人伤亡比例高达5∶1,真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不论是游击战,还是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反攻滇西,中国军人都打得惨烈而悲壮。

安徽蒙城一战,中国守城官兵全部殉国,一位当地老乡说:“死得太惨了,灵魂不散,夜深人静常听见喊口令、唱歌、冲锋的声音,可是走到跟前,什么也没有了。”

抗日战争,打出了中华民族的雄风和精神气概。“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一个民族只有从精神上站立起来、强起来,才永不颓谢。

战争不仅是用实力“掰手腕”,更是意志与精神的较量。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在逆境中所展现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血战到底、敢于胜利的英雄豪气,永远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在人类文明史上,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留下了最黑暗、最丑恶、最无耻的一页:屠杀、迫害、奴役、摧残等无所不用,手段残忍至极,令人发指。

忘不了,南京大屠杀中三十万冤魂的呻吟;

忘不了,数以万计“慰安妇”所遭受的身心屈辱;

忘不了,婴儿被鬼子挑在刺刀尖上那撕心裂肺的哭喊;

忘不了,731部队那令人发指的细菌“活体试验”;

忘不了,那一座座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忘不了,那数不胜数的“屠村惨案”;

……

抗战胜利已69年,但战争的伤痛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相反,随着越来越多档案的解密、遗迹的发现,日本法西斯暴行更多地“回放”到人们的视野。

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作为军人,更不能忘记。忘记这段历史,就对不起遭受过日本侵略者欺凌的、与日本鬼子拼过刺刀的爷爷奶奶们。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是为了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但日本右翼势力,沉迷于军国主义旧梦,在中华民族的伤口上,一遍又一遍地撒盐。

每到抗战胜利日,应吸取历史教训的日本,许多媒体却集体选择“失声”。即使提到二战结局,也回避“战败”“投降”等字眼,而冠之以“终战”。

不仅如此,日本右翼政客还大开历史倒车,抛出“侵略定义未定论”“慰安妇必要论”,甚至为“神风敢死队”申遗……德国作家拉尔夫·乔达诺把这种伎俩称之为“第二罪”。

日本右翼政客不承认“侵略”,世界人民也不答应。中国的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作为二战加害国和战败国,日本已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具备正确、诚实的历史观,日本就没有资格参与构建和平的国际社会,无法成为“地球仪”上的“建设者”,只能成为“挑事者”和“麻烦制造者”。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抗战胜利后,《大公报》总编王芸生到日本游历,回国后他不无忧虑地警告国人:“日本人是不会忘情于中国的。我们所见到的日本人,差不多都曾到过中国。这些人,当他们吃不到糖时就想念台湾,缺盐时想念长芦,缺煤烧时就会想念我们的东北。”当年的警示之语,穿过悠长的历史隧道,至今仍声若洪钟,振聋发聩。

今年7月1日,日本内阁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议案,瓦解了和平宪法规定的“专守防卫”政策基础,战争的阴霾若隐若现。日本海上自卫队不足6万人,竟叫嚣“3小时结束下一场中日海战”。闻此,哪一个中国军人还能心如止水、安享太平?

拥有军国主义危险基因的日本,将走向何方?令人警惕。

“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会重演”。我们绝不能再让“神风”的鬼影出现在祖国的蓝天,不能再让“出云”号横行黄浦江。

(七) 翻阅抗战史,每一页都透着六个大字:要强国、要强军!

中国的抗战,是大胜,也是“惨胜”。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这场战争,中日两国国力、军力极不对称。敌人训练有素,有飞机大炮,武装到了牙齿;中华儿女手持落后武器,以命相搏。我们钦佩前辈这种血拼骨气,也为祖国的落后而痛心疾首。

今日之中国,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几代人呕心沥血的劳作和积累,不容有闪失。

今日之中国,“惨胜”之重,我们不能再承担;“惨胜”之途,不应再是我们的选项。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更高的职责使命,我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埋头苦干,把强军梦变成现实,未来让强大的正义之师,轻松战胜一切邪恶。面对下一场战争,我们既要维护好祖国的领土主权,又要呵护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既要敢于筑“血肉长城”,更要善于筑“钢铁长城”,更加有力地维护和平。

当务之重,是答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张考卷。

人民军队,历来充盈着变革创新的基因。抗战时,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交通破袭战等新创造出来的战斗形式,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战略决策,是时代大考。“战争形态演变催生改革,大国军事博弈要求改革,发挥特有优势呼唤改革”。

(八) 忆往昔,从甲午战争到日本全面侵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屡屡被日本侵略者所打断。“中华民族的前进之路还会被打断吗?”今天,作为军人必须作出斩钉截铁的回答。

思眼下,我国周边环境并不太平,东海南海暗流涌动,围堵者有之,挑事者有之,树欲静而风不止。“要想维护和平,必须准备战争”,我们要加紧深化改革,奋力强军兴军。

望未来,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那么的近。不管前面遭遇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激情高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一个思考着危机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一支敢于应对各种风险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军队。

没有相同的战争,只有相似的胜利。让我们从伟大的民族抗战中汲取力量,在强军目标引领下砥砺前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