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三江之流发源于此,五指山、黎母山、莺歌岭矗立于此,海南“田”字高速,将交汇于此。琼岛的中心,山水之交融,交通之枢纽,便是“醉美”之琼中。 “奔格内”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从海口出发,沿着中线高速行驶,1小时的车程便能抵达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这个位于海南生态核心区的小县城。一路上是不曾间断的郁郁葱葱的莽林,仿佛“绿野仙踪”般美妙,前方是那只可爱的吉祥物“小奔奔”热情地笑道:“奔格内!” “奔格内”是黎话“欢迎你到这里来”的意思,如今,这句音译的黎话已经成为琼中乡村旅游的代名词。 目前发展得最成熟的莫过于琼中红毛镇什寒村,“天上什寒,醉美琼中”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省内外游客前往琼中感受“奔格内”的首选。看黎苗歌舞、吃黎苗农家饭、赏黎锦苗绣、逛黎苗村寨……在什寒村这个黎族、苗族聚居村,能同时领略大自然的优美环境以及海南璀璨的黎苗文化,如何容得错过? 如今,琼中成功推出了“奔格内”——什寒线、百花线、黎母线、朝参线、和平线、番文线、金妙朗线、仕阶线8条线路,每条线都有独到风景。 便文村——鹦哥岭下梯田美。依山平整出的梯田,汪汪清水映出斜斜青山,美哉妙哉。什运乡的便文村还是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红色革命的印记让它更加焕发出别样的美丽。随着村里露营基地建成后,光顾便文村的自驾游、背包客越来越多了。 大丛村——禅宗丛林似桃源。坐落在吊罗山脚下的大丛村,一栋栋古老黎族船型屋样式的房屋,甘工鸟雕塑装饰的屋顶,黎族大力神图腾图案修饰的墙壁,充满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村中农家既是民居,又是客房,配备了液晶电视、空调、席梦思床、热水器、冰箱、抽油烟机等。如今的大丛村成为一个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度假、黎族风情体验、野外森林探险于一体的黎族风情村生态公园。 …… “九分山、半分水、半份田”一直以来是作为调侃琼中作为典型山区的俗语,如今竟成了指引琼中“靠山吃山”的路标。在生态旅游业的拉动下,2014年全县旅游经济年收入达1.4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生态旅游业成为琼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数不完的山峦叠嶂,看不尽的“奔格内”风情,尽在琼中等你“奔格内”! “富美乡村”遍地开花 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首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形势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提出了打造“富美乡村”新概念,强调乡村不仅要做到环境优美,而且要带动农民致富。决定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富美乡村建设的核心,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提升绿色农业,做优绿色产业,做强生态旅游业,让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实现黎苗群众生活富裕奔小康的目标。 于是,因地制宜的特色种养业在琼中村镇“百花齐放”。 竹朗村——乡间庭院桑田翠。竹朗村是琼中第一批发展桑蚕产业的村庄之一。碧海桑田和美丽乡村公园之间,只隔着一条弯曲别致的观光栈道;而公园的一侧,排着崭新而富有民族特色的蚕房,凉亭、小桥、荷塘、农家相映成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桑蚕产业目前已成了全村30多户农家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750元,同比增长20%。 罗马村——百花丛中甜蜜出。“养蜂投资少,见效快,去年我家养蜂25箱,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茂密的橡胶林里,琼中湾岭镇罗马村的林丁民正忙着整理蜂箱,他告诉记者。去年,罗马村民共养蜂210箱,产值收入达1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382元,同比增长15%。在产业发展的同时,琼中县委、县政府在罗马村投入建设资金200多万元,为该村修建休闲广场、改造民房住宿等,如今该村成了屯琼高速公路沿线上一道富有古驿风情的靓丽风景。 深湴村——林下鸡群嬉趣欢。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深湴村的养鸡事业从2013年开始。去年,在开展“富美乡村”建设中,深湴村利用产业项目资金,进一步壮大了养鸡产业,已有12农户养鸡6000多只,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800元。目前,村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改观,休闲广场、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有了钱,许多村民也纷纷拓宽增收渠道,盖起了9栋具有少数民族特色乡村旅游“客栈”楼房,房屋设计带有招待的客房,可供旅游者住宿,深湴村这个“富美乡村”办得有声有色。 自全县“富美乡村”建设实施以来,绿色产业成为试点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收入节节攀升。2014年,全县农业完成增加值15.96亿元,同比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3元,同比增长15%,增幅全省排名第一。其中,“富美乡村”试点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达8297元。琼中的“富美乡村”正越来越名副其实。 民生投入暖人心 不仅老百姓兜里的钱多了,政府花在老百姓身上的钱也多了。近年来,琼中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以来,全县投入民生的资金达35.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 保障性安居工程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危房改造7310套(户),完成率达112%。 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取得新成绩,新增城镇就业584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5万人,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荣获“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2011-2013年度优质服务窗口”称号。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至2014年,琼中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近13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20%。新建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和12所镇、村幼儿园,按照教育规划撤并10所布局不合理的学校,新增和提升中小学优质学位7100个。这3年,琼中实现中招考试综合评价指数全省排名“三连跳”,从2011年全省排名第17位提升到2014年的第9位,3年共提升8个位次,提升幅度全省第一。文体事业连创佳绩。羽毛球馆建成运营,文体演艺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书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乡村大舞台”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黎母山文化站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基层单位。 “法治琼中”建设荣获全国先进。全县10个乡镇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海岛型”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流动人口居住证、社会管理网格化和诉调对接等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被评为“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市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 如今的琼中,依托海南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发展战略,以“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为总体思路和“一心一园一带八区”为总体发展布局,做强生态旅游业、提升绿色农业、做优绿色工业,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朝着建设成为海南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和全县各族人民的美丽幸福家园的发展战略,阔步向前。 (南海网琼中6月2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黄丹报道)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