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红黑榜”不能止于墙上一挂
2015-08-25 18:10: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延伸,最直接的效果体现,还是要看干部的作风是否得到有效转变。近期,为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实效,新疆温宿县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实行“红黑榜”公示制度,推进公务员作风进一步转变,促进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增强。该县开展公务员“治庸治懒治散”专项整治行动,在乡镇(管理区)、县直单位设立“红黑榜”,对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高、服务群众态度好、遵章守纪的公务员登红榜,勉励持续保持;对工作滞后、作风懒散、群众评价不高的公务员登黑榜,适时批评教育,督促及时整改。 毋庸置疑,新疆温宿县将公务员的现实表现情况“晒”于公众面前,以“红黑榜”的方式比作风、促整改,让作风漂浮、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干部当众出丑,有利于干部对标找差、整改提高,对于转变干部作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好经不能念歪。作风“红黑榜”要想真正发挥好监督干部履职尽责、务实为民的积极作用,不能止于往墙上一贴了事,必须切实让其从墙上走下来。 其实,干工作、抓落实、促整改,类似于作风“红黑榜”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一些地方实行的挂图作战、挂牌督战、动态扛旗等责任倒逼机制,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但是光有墙上的图表不行,还必须有墙下的过细工作作为支撑,否则,很有可能沦为新的形式主义。 过细督查,确保数据准确。数字最有说服力。但是,很多时候,形成于文中或公布上墙的数字并不一定都是准确的。一些干部平时工作不咋样,但一到总结或汇报的时候,总能长篇累牍,并且数字很多、数据很高。就拿一些地方对所谓的外出招商引资天数的督查,有些干部根本没出去几天,但公布出来的数字也能大得“惊人”。这其中暴露出的是督查工作的不细、不严、不实,让一些干部有了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机会。因此,作风“红黑榜”上对于干部“红”或“黑”的界定、描述乃至出现的有关数字,必须过细督查、如实统计、从严管理,确保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绝不能大而化之、简单粗糙。既要有常规督查,也要有专项督查;既要有常态督查,还要有突击督查;既要有体制内督查,更要有体制外督查。通过严密细致的督查,全方位地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 强化担当,确保责任落实。责任不落实,只会出问题,不会出成绩。一些干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因为缺少勇挑重担抓落实、强化担当求实效的胆识与魄力。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还是作风建设的参与者,都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面对困难和问题不回避,面对压力和干扰不惧怕,要自觉将自己摆进去,将责任扛起来,绝不能当“甩手掌柜”,游离于工作之外、责任之外。作为发布作风“红黑榜”的组织者,要对其严肃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马虎行事,不张冠李戴;作为作风“红黑榜”所涉及到的公务员,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荣辱得失,并深刻反思、躬身行动,以正面典型为标,以反面典型为戒,以积极的心态、蛮拼的状态、争先的姿态,自觉将“三严三实”以及履职尽责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忠诚担当干净的好公仆、好干部。 严格奖惩,确保结果运用。不落实,就会落空;不运用,就会无用。作风“红黑榜”不能一“贴”了之,必须切实将相关的结果运用起来,该奖励的奖励,该惩戒的惩戒,绝不能打和牌、出空拳、放空炮。要把公务员在“红黑榜”上的登榜情况作为评先评优、履职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并纳入群众评议内容和公务员成长档案。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对作风优良、群众反映比较好的干部,要大胆使用、破格提拔;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曝光问责,决不姑息迁就,让尸位素餐者“下课”,让为官不为者“无位”,从而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增强执行力,使干部行有方向、立有底线。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抓好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并提高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不搞一阵风、一窝蜂,使干部作风“红黑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作风建设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 当然,“红”与“黑”、“廉”与“贪”、“荣”与“耻”,向来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其差别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一念之间。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正确对待作风“红黑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祛除作风“顽疾”,筑牢精神“高地”,守纪律讲规矩,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