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江苏行> 今日看点 > 正文

走进美丽张家港 体验乡村游乐趣

2015-10-22 22:51:14 周桂枝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0月22日讯(记者 周桂枝)2015年10月22日上午,"畅游江苏 美丽乡村"第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江苏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江苏张家港。来自新华网、中江网、央视网、东南网等近40家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的记者们在张家港市凤凰镇和永联村进行了参观、采访。

河阳山歌馆:口头文字"活化石"

今天上午,网络媒体记者首先到达张家港市凤凰镇的河阳山歌馆,有幸听闻千年诗歌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河阳山歌,据导游介绍,流传于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一带的河阳山歌,已有千年历史。当地农民在行舟、车水、栽秧、打场和挑担等劳动过程中引吭高歌,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河阳山歌。2012年5月下旬,包含河阳山歌在内的"吴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歌,是人们的口头文学,富有地方语言特色,乡土气息浓郁。张家港河阳山歌,是吴哥的重要一支,为保护和传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山歌",政府斥资3200多万,在凤凰山的西北侧,兴建了一座面积达3800余平方米,富有明清江南水乡民居风格的河阳山歌馆。馆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派古典风韵,可同苏州园林媲美。馆内设河阳山歌展示馆、历史文化陈列室、历史文化名人馆、民俗风情长廊、山歌演艺馆等功能馆(区)。

在山歌演艺馆,来份豆腐脑静心潜听,虽然听得不是很懂,但是优扬细腻的吴侬软语仍会让你感受穿越千年的特色文化!河阳山歌,让张家港,这座新兴的小城增添了历史的古韵。

千年古寺――永庆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的永庆寺就是其中之一,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方丈秋林法师网络媒体记者们参观寺庙人称"三绝"的千年古桧、肉身菩萨和自然石井。

秋林法师告诉记者,永庆寺自建成以来,几经兴废。现建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钟楼、玉佛殿、大雄宝殿以及香花桥、放生池、放生亭等建筑景点。大雄宝殿依山而建,建筑宏伟。殿内佛像庄严,雕工精巧,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玉佛殿内供奉从缅甸请回的三尊玉佛。

永庆寺周围风景秀美,成为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的游玩之地,并留下了诗词数百篇。元末文学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曾隐居于该寺文昌阁内写作,留有洗砚池、磨剑石、衣冠等遗迹。现在,永庆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声名远扬,成为张家港市的一处佛教旅游胜地。

"乡村旅游到永联,永联归来不看村"。永联小镇旅游景区是"天下江鲜第一锅"的发源地。它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美食购物、会议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景区。在这里可以体验农耕文化,品尝江鲜美食,感受小镇农民的幸福生活。

永联村:书写村庄的"中国梦"

要使一个从长江滩涂上诞生的小村庄,变成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人居环境优美的"梦里水乡",该需要多少岁月?张家港永联村给出的答案是:35年。

今天下午,网络媒体记者们走进张家港的永联村,高层住宅小区、公园、戏楼、图书馆、医院、商业街,行走在永联村,记者不得不叹服,这个"永联小镇"的农村一点不比城里差。

"城里有的我们都有,城里没有的我们也有。我们有二次分配,有蓝天碧水和新鲜的空气。"走进永联,村民总爱如此自夸。

张家港市永联村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立足于农村,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人文、特产及工农业、服务业等方面的资源,塑造旅游特色,推出旅游精品,努力实现旅游产品的系列化、个性化,先后获评国家AAAA景区,"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近几年来倾力打造了一个具有浓郁江南水乡气息的江南农耕园,这个全国最大的农耕文化主题公园,为永联村留下了一条农耕文化传承的根脉。此外还依托永钢集团这一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打造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旅游品牌;依托现代农业自成体系的优势和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作中心实验基地,打造"现代农业旅游"品牌;发挥该村长江鲜美食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江鲜美食街,打响"吃江鲜,到永联"的地域美食文化品牌。永联的乡村旅游克服了"一片鱼塘、几把钓竿、几个农家菜"的低层次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走上了系列化、个性化、集约化发展乡村旅游的轨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