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崇德向善 诚信福建> 诚信热评 > 正文

让信用买单成为习惯

2016-06-15 07:08:01 张 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许多人都对网传了多年的一个叫“德国人闯红灯”的故事耳熟能详:有个德国人半夜驾车至十字路口时碰上红灯,他看四下无人就心存侥幸闯了过去,结果没想到被失眠的老太太看到报了警,从此因为个人信用上有了污点,无论是保险还是贷款总是处处碰壁,心中懊恼不已。

无论这是真事或是杜撰的段子,这样的故事估计很快也要在中国成为现实了。公安部交管局日前表示,将推行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与个人信用挂钩制度。而交通违法记录挂钩个人信用的做法,近段时间不止一次被提及。其实早在今年3月,公安部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总结春运信用建设经验持续优化春运服务的意见》,首次明确公民、企业交通安全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挂钩,从而“倒逼”民众遵纪守法,提升交通文明。

由于对个人信用体系十分陌生,很多人对推行这样的做法起初或许会感到不自在。事实上,之所以中国人在横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交通陋习上饱受诟病,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人们通常并不把交通违章看作什么大事。而这种有点“无所谓”的态度背后,更清晰折射的是规则意识的淡漠。

然而,规则一旦建立就必须得到遵循和尊重,尤其是在马路这样完全依靠交通规则维持有序运转的地方。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除了成本耗费巨大的行政手段外,其实让人们习惯为自己的信用买单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个人信用的内核是人在内心对规则的遵守意识。当一个人无视交通规则时,也就意味着规则意识上留下了个人信用的污点,因而推出交通违法与个人信用相挂钩也就理所当然。

个人信用就像每个人的“第二身份证”,一张“经济身份证”。现代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从鸡犬相闻的熟人社会转型到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再也无法依靠过去相知相识的相互信任,而必须要由社会提供一套客观权威的个人信用体系作为基石,用以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交往成本,提高国民守法诚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等。

更何况在规则之外,面对当今社会诸多的道德失范现象,以及伴随而来的道德焦虑,个人信用体系的存在也为其筑起一道制度上的底线。毕竟,单纯以法律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兜底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引导与形成,需要背靠一套每个社会主体都参与其中的良性机制。

当然,个人信用也要避免成为“什么都能装的筐”。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得划清权力的边界,没有必要收集的就不应收集,防止对个人信息造成过度的侵害;另一方面也得小心“记黑账”,及时保障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异议权,不能有了不良记录,事主本人还一无所知。如此,则好的制度设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在执行中变样走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