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艰苦谈判,反复磋商,最终达成了五项协议:一、就地停战;二、解除封锁;三、互通情报;四、红军可以在粤北设后方医院;五、可以互相借道,各从现在战线后退二十里。对于红军来说,这个协定来得恰如其时,最重要的是“借道”的承诺。 红军的战略转移基本不经过广东腹地。而陈济棠的核心是“红军不入粤”,所以才有了接下来的默契。 1934年10月21日,红军从赣城王母渡、信丰新田间西进,开始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第二天的中革军委电报中就出现了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部已总退却”的情况通报。虽然有个别地方进行了一些零星战斗,但强度不大。 通过第一道封锁线后,10月26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我正与广东谈判让出西进道路,如粤军自愿撤退我军请勿追击指示》,同时指出:“这仅限于当其自愿撤退时,并绝不能因此而削弱警觉性及经常的战斗准备。”粤军将领后来的回忆文章中也提及:关于协议的事,不能向团长级别传达,但要明确要求:共产党不向我射击,不准开枪。 蒋介石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在湖南和广东交界地区。中革军委在电报中指出:封锁线北端的汝城在湖南境内,没有前进道路的可能;南端的城口已属于广东境内,这个道路已有初步保证。有了这个有利条件,红军于11月5日至8日,又较为顺利地突破了第二道封锁线。 国民党军设的第三道封锁线在湘南郴州、宜章之间。红军虽然是“轿子式”行军,没有灵活机动,但由于没有遭到国民党军大规模围追堵截,相对于蒋介石调动军队拦截,还是快了一些。红军乘势于11日到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区。 事实上,红军能够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靠实力。粤军和红军是老对手。它在与红军的交战中从来都是败多胜少,它对红军的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还是心有余悸的。军阀是最实际的。如果你没有实力,分分秒秒都会被吃掉。只有你有实力才需要谈,他有利益才有必要谈。 当然,长征中,处处是险境,步步关生死。红军并没有在转移中,因为这个协定而丧失警惕。突破封锁线时,红军严阵以待,尤其是前锋后卫,都是以战斗姿态前进,没有任何松懈。 |
相关阅读:
- [ 08-09]“弘扬红军魂同筑中国梦” 集邮夏令营平和开营
- [ 08-08]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 [ 08-08]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 [ 08-08]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演讲活动开始投票
- [ 08-05]【直播】“从伟大转折到伟大胜利——从遵义走到西柏坡”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启动仪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