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泛珠三角合作成立以来,在区域合作框架下不断深化与港澳的经贸关系,积极扩大区域对外开放合作。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提出了新措施,共建“一带一路”、实施自贸区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开放发展理念要求对外开放模式由单向往双向转变。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泛珠三角地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区域,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打造我国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区域,提升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新时期泛珠三角合作要加强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充分发挥泛珠三角合作的“开放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泛珠三角合作具有明显的“开放优势”,在对外开放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泛珠三角9+2 各省区在对外开放中拥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广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引擎,广西、云南面向东盟和南亚,是“一带一路”重要门户,海南以及内陆省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支撑作用。现已设立的四个中国自贸试验区中,广东和福建自贸试验区都位于泛珠三角区域内。湖南、江西、四川是长江经济带重要合作城市。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澳门是中葡经贸合作的平台。因此,凭借区域内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体制机制优势,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融合优势,以及港澳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这些条件叠加成为新形势下泛珠三角合作的“开放优势”,使泛珠三角合作在国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柱。“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因此,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要立足泛珠三角区域连接南亚、东南亚和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区位优势,完善联通内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动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建设,打造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鼓励区域内有条件的企业共同参与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和农业合作区开发建设。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推动人文交流和民间交流。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把泛珠三角打造成我国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区域。
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自贸试验区是制度创新高地,率先构建国际化、法治化和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因此,要发挥广东和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泛珠三角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开展投资贸易新规则的压力测试,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促进走出去战略的新体制,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为泛珠三角区域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提升泛珠三角区域对外开放水平。
推动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口岸系统、物流体系和区域合作平台能够为泛珠三角扩大对外开放提供重要支撑。要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入境指定口岸和启运港建设,扩展和完善口岸功能,支持在区域内国际铁路货物运输重要节点和重要内河港口设立直接办理货物进出境手续的查验场所,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建立大通关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完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和口岸联络协调机制,推动内陆口岸同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逐步推行“单一窗口”制度,构建区域大通关体制。着力构建泛珠三角区域国际物流主干网络,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优化泛珠三角地区沿海港口功能布局,通过开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汽联运等方式,增强沿海港口对内陆地区的服务能力。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支持内地九省区发挥各自优势与港澳共建各类合作园区,支持广东与澳门共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支持云南、广西有序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边境旅游合作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作者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