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回应做空中国论:请从前排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
2016-10-21 18:32: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
对于一小部分“做空中国论”的观点,滴滴总裁柳青认为对于中国经济最大的误解就是关于中国的创新生态。在她看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新经济和共享经济则为中国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缓冲垫。 柳青是在美国时间本周四《名利场》杂志举办的“2016年新成就峰会”上回应“做空中国论”的。她与阿里巴巴总裁迈克尔·埃文斯(Michael Evans)和彭博新闻主持人艾米丽·张(Emily Chang)进行了对话,并呼吁外界从前排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 北大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读研、并在全球顶尖投行高盛工作12年之久的柳青,对于中国文化及其他差异非常了解。在她看来,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最大的误解是关于中国的创新生态。“似乎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国市场上充斥着模仿抄袭者;这绝对是错误的。” 柳青说,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她援引麦肯锡的研究称,互联网创新为中国GDP做出的贡献高达7-25%。而且这已经成为系统的自上而下的政策。“最近,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特别提出,希望各省的省长要学互联网,懂互联网,用互联网。在共享出行的全国性立法上,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具前瞻性的国家。创新是一个国家级的关键词。” 事实上,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对中国GDP不仅贡献增长极快,且已经开始深入改造传统行业核心,互联网企业日益成为全国和全球创新前沿。腾讯和阿里巴巴争相杀入“互联网+政务”,滴滴也在各地推进“互联网+交通”,比如近日在贵阳落地 “中国网约车大数据交互共享中心”,进行大数据应用合作、网约车管理探索等。 就在柳青参加该活动的前一天,著名的“中国大空头”Jim Chanos和Kyle Bass发表了中国经济“泡沫论”,柳青对此进行了驳斥。她认为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消费和服务的比例持续增长,制造业和传统产业进入调整期。柳青分享了一个故事,她和同事客串滴滴司机时,遇到一个20出头的“前排乘客”,小男孩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消费时代,不存太多钱也暂时不买房,而是iphone 7一上市就入手,出门就用滴滴叫车,花很多钱在淘宝。在柳青看来,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生动体现了中国经济“消费和服务主导转型”的过程和增长动力。 柳青不久前见的一位滴滴明星司机。他曾是中国最大钢铁企业武钢集团的员工,现在通过这个职业让家庭保持收支平衡。柳青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中国,虽然经济转型带来一些震荡,但是新经济、共享经济,为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缓冲垫。“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非常敏锐地鲜明地支持大众创新。大家如果和我和我的同胞一样切身处地了解中国经济处在这样一个双轨阶段,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有强劲的动力支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柳青说。 对于“做空中国论”,阿里巴巴集团总裁迈克尔·埃文斯(Michael Evans)也表示,他并不担心这些指控。他认为这些说法都只是预言,而这些预言的基础是对中国所面临真正挑战的误读。埃文斯表示:“一些点确实是真正的问题,中国监管部门和领导者也在专注于这些问题。但我们很有信心,他们已理解问题的程度,正在思考从长期来看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同时,柳青还回应了近期国内各地出台的网约车新政。在她看来,中国的中央政府最先正式在国家层面给予共享出行合法地位,这是一个更大的支持创新的战略的一部分。“虽然发展快,但共享出行在全球都处于萌芽阶段,我们理解各地的监管者需要面对城市管理的挑战,也需要面对调整应对的挑战。我们正和地方政府积极地交流,并且很有信心,决策者们会趋向符合社会和百姓利益的政策。” 近期,《名利场》杂志公布了2016年全球“新成就”榜单,滴滴出行CEO程维和总裁柳青排名第九,居于国内榜首。入选榜单的还有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Snapchat CEO埃文·斯皮格、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以及苹果CEO库克、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等。 |
相关阅读:
- [ 10-14]柳青:编辑记者的一面镜子
- [ 09-19]全国网络媒体走进杨柳青千年古镇见证文化周启动
- [ 08-24]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让车随叫随到 技术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 [ 08-24]滴滴总裁柳青:本轮融资远超35亿美元 市场领袖无需买份额
- [ 06-02]滴滴总裁柳青:本轮融资远超35亿美元 市场领袖无需买份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