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2016滴滴出行> 出行资讯 > 正文

坚决拥抱“互联网+” 开明的贵阳包容网约车

2016-10-25 18:27: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0月25日讯 今天,贵阳对外发布了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该细则对车辆没有任何轴距、排量的要求,只限定贵阳本地牌照,车龄不超过3年,车辆购置价格不低于贵阳市市中心城区巡游出租车价格。在目前已经公布网约车细则的省会城市中,贵阳的“门槛”可谓最低、最宽松。这彰显出开明、开放的贵阳政府,一直以来热情拥抱互联网新生事物,以及对网约车的包容态度。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贵阳的网约车细则符合当前“互联网+交通”的发展大趋势,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改善民生,将也为其他地区的网约车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创出网约车管理“贵阳模式“

网约车的车辆资格,核心是轴距+排量。对于车辆燃油车轴距,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曾提出网约车车辆燃油车轴距≧2700毫米、新能源车轴距≧2650毫米,排量要求为≧2.0L或1.8T等要求。车轴距是指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更是大中型车与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的分水岭。

相比于此前许多城市,对于轴距、排量或者车价等严苛的要求,贵阳发布的网约车细则,对车辆要求显得非常宽松。贵阳的网约车细则显示,轴距、排量两个关键性指标,均没有设置任何要求,只要求贵阳本地牌照,车辆的车龄不超过3年,车辆购置价格不低于贵阳市市中心城区巡游出租车价格。

对于网约车驾驶员的要求,贵阳的要求也很“亲民”,要求本地户口或者居住证。贵阳的居住证办理条件不高,凭着身份证件等资料即可申请办理。

另外,贵阳的网约车细则还创新型地提出,传统业态通过大数据手段来实现巡游车与新业态的融合,能够尝试数据融合分析、决策支撑,实现贵阳市公共出行运力、运量匹配的精准分析,做到新型业态发展、传统业态稳定。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渗透于交通领域,通过模式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提升民众出行便捷度。相比于北上广深等城市,在网约车管理上,贵阳显然创出了一种新颖的网约车管理模式,这一“贵阳模式”符合科技和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更加有利于新旧业态融合。

网约车或将助力贵州“互联网+”

从没有系统的互联网产业,到现在的互联网医院、智慧旅游、智慧交通以及遍布贵州省各地的农村淘宝,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贵州。继阿里、腾讯之后,日前,滴滴出行也与贵阳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在大数据上共同发展,将依托滴滴公司丰富的用户、车辆资源等成熟的大数据能力,促进贵阳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

近两年来,贵州省在发展大数据上可谓大动作频繁,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的大数据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元。贵州省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关键是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2016年以来,贵阳市深入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智慧交通民生运用方面的体验感和感知度。

大数据产业正在不断的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比网约车平台滴滴为例,滴滴在大数据及智能算法方面经验丰富,优势明显。例如在运力调度方面,对于一个具体区域,滴滴“数据大脑”已经实现了提前15分钟预测供需,且预测准确率超过88%。根据预测结果,平台可选择要不要对司机运力进行调度,使在附近的司机可以提前到达运力紧缺的区域,以缓解可能发生的拥堵。目前,滴滴已经构建了一个世界领先的智能交通云,不仅服务于滴滴平台,未来还能通过与公共部门合作,对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产生价值。

目前,以大数据为基石实现科技在人类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延伸,是全球的课题,而贵州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在可见的将来,在热情拥抱、包容网约车之后,在移动出行、共享经济的助力下,贵州或将成为全球“互联网+交通”数据应用的前沿阵地,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