岵山古镇
2016-12-15 17:08: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涛 我来说两句 |
【旅游路线】 和林美丽乡村——和塘古街——敦福堂——田园公园——荔枝树王——下灶古民居群——福兴堂(李家大院) 【岵山古镇概况】 岵山位于永春县城南部,原名小姑,自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就有陈氏族人在此居住,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全镇总面积54.3平方公里,辖11个村,现有人口2.5万人。这里拥有建设年代从明代追溯至近代的百年闽南传统民居350多座,保存完好的80多座,如此大规模的保存量在整个闽南地区绝无仅有。此外,岵山还有以古荔枝树为代表的百年古树近2000株及成陇成片的原生态稻田。镇域内还有福兴堂、清末炮楼、福茂寨、和塘古街、仙崆岩等文物古迹。岵山,是闽南地区唯一遗存较为完整的千年古镇。岵山镇的茂霞、铺上、铺下、塘溪四个村都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茂霞村概况】 茂霞村位于岵山镇东南部,村域面积3.73平方公里,总人口2617人。2012年,茂霞村正式入选由国家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评选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成为永春县第一个国家级的古村落。全村拥有百年以上具有闽南文化载体之称的古厝70多座,还有距今400多年历史的明朝石砌古寨,绵延成片的荔枝园林,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闽南骑楼式古街和异彩纷呈的古民俗。古厝、古寨、古树、古街、古民俗汇聚传统村落,这,就是茂霞。 【福茂寨】 福茂寨始建于明朝嘉靖末,寨主人讳思澄,字希清,号员渠,曾任职泉户司粮。此人一生慷慨好义,造福黎庶,精通地脉山象,购地建寨筑祠,坐壬向丙兼亥巳。据传当年员渠造后头寨时,当时后头寨是其第二夫人曾氏娘家的山地。成亲后员渠公要再建新房屋但无适宜土地,于是想到娘家山地广阔,便向岳父请求用地,其岳父应了他除后头山外的山地任选其一建寨。开始造寨时,其岳父听到砍树声响亮,顺声而至,看到员渠公造寨竟是在自己的后头山,认定员渠违背其意办事,决定告官处理。员渠公闻讯后,一同前往县衙,途经岩尾笼深田,因田岸窄,轿子不慎倾斜,其岳父被倾入泥水田中,轿边的员渠岳父的儿子不知所措,而员渠公不假思索,鞋袜未脱即跳入深田扶起丈人,其岳父感慨,儿子不如女婿,就此不告员渠,并准予他在该山地造寨。 现寨墙高三丈,方圆四里有余,环寨一周,立寨上放眼四周,岵山美景尽收眼底。祠前掘池塘一口,尽收环山四水旖旎风光,并于南山林造“瓢寨”,以求子孙万代繁衍兴旺,福水不竭。据传,福茂寨祖祠刚修建时经常起火,为此,特意在门前修建了池塘,以便舀水灭火,但这始终治标不治本。后来,户主听从当地一位风水师的建议,在祖祠对面山上修建了一个水瓢寨,以填补寨落缺水的不足,自此祖祠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起火事件,很多精美构建也因此得以保存至今。 【和塘古街】 和塘古街,是镇域内保留较为完整的一条修建于民国时期的骑楼式古街。古街全长2.5公里,连接塘溪村和茂霞村,1930年始建,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 茂霞段全长1200米。因为茂霞是镇区中心,所以这一段古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了较多的现代建筑,为了还原古街风貌,我们特别请厦门大学闽南建筑文化研究所戴志坚教授及他的团队进行《和塘古街立面改造》方案设计,根据古街原有建筑格局,结合岵山古民居“红砖墙、白石基、小灰瓦、燕尾脊”的风格的设计理念,对沿街两侧现代建筑进行立面改造。 改造形式:屋顶统一采用当地烧制的传统黑瓦,用整跟的原木作为支架,按照当地古民居屋顶的搭盖方式,请当地古建师傅搭建燕尾脊造型;外墙采用特别烧制的粘土砖(要求一定要暑红色的亚光面材质的红砖)采用“空斗”砌筑方式进行贴面;一层店面墙裙采用米白色条石打底;窗户以青石、白石勾勒窗框,在红砖墙面的一些特殊位置如灰塑、水车堵、山花处增加一些古民居风格的彩绘进行修饰,让两侧建筑与古街更完整的融合,与古村风貌保持协调。 细节处理:对于一些比较现代的构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节处理。如较高建筑的走廊,运用岵山民国时期修建的两层小楼的长廊形式进行改造,一层店面的大门则提取古街原有的骑楼式建筑的拱形木门作为参照进行改造,现代建筑的空调一律采用古建筑的网格花窗样式进行装饰性遮盖,让改造后的建筑总体看起来更为协调、美观和整洁。 古街历史:在步行肩挑的年代,永春通境外之古道也必从和塘街吴坂巷经过,由此经铺上街到铺尾入南安至泉州府,古街曾是当时永春通外地、下南洋的必经要道。在民国时期,国民党曾在这设有国保队;抗美援朝时期,大部队也曾在这里修整驻防。1950年后古街逐渐成为小姑的镇区中心,当时大部分的公共配套设施,如公社、供销社、税务、邮电等都在此。古街两侧店面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商业作坊,有武器店、乐器店、纺织厂、食杂店等,这些老作坊都是岵山商贸发展的印记。古街见证了小姑曾经的辉煌和安宁。 古街建筑特色:现今我们看到的古街基本保留的是民国时期的风貌,因为古街两侧建筑很多为华侨建的,这些华侨常年在海外谋生,受西方文化影响,古街建筑风格也有了中西结合的特色。我们可以看到,古街两边建筑有闽南传统古厝的红砖和灰瓦,但已不像传统古大厝那样张扬明显,一层西洋古典罗马柱式廊柱,二层阳台雕饰精美的栅栏多,都具有西式风格,这样的建筑形式是民国骑楼式建筑的典型。 古街现状:现在古街建筑第一层基本上用作店面和生活空间,第二层则为卧室,这里的民众除了在海外和少部份外出经商工作,大部分仍在此居住,并按照古街原来的格局和作用,继续经营一些私人小本生意,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菜市场、超市、服装店、水果店等等,小姑人悠闲自得的买卖往来,整个古街呈现出一派怡然和谐之景。 【敦福堂】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古厝叫敦福堂,修建于民国时期,是当时的陈氏华侨陈敦下菲律宾谋生发达后,寄钱回来修建的,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亩,共有大小房间72间。建造形式是陈敦从海外寄来建造款项,当地的宗亲后裔采用参与打工建造抵押入股成本建成的。建筑风格上充分吸收了欧式的华美浪漫和中式的古朴清雅,不仅保留了闽南传统民居的红砖灰瓦,同时增加了西式的廊柱护栏,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式建筑。据说,敦福堂还是永春第一座用钢筋水泥修筑的民居。 未完成的西洋大厝: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现在看到的敦福堂,一楼是砖砌墙,二楼是土墙,衔接部分还有钢筋水泥露在外面。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据一位曾常住敦福堂六十几年,现年86岁高龄的老人说,这是因为当年敦福堂建造后期,刚好碰到国共战争时期(1940年左右),海外建造款项中断,建造难以继续造成的。两侧空着的钢筋水泥原本是为了搭建与前面一样的长廊,而二楼也同样是要贴上红砖的。 小细节小故事:走进敦福堂,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镂空的窗户看到里面的一些物件和装饰。有西洋风格的梳妆台、衣柜和床,也有早期造型古朴华美的中式雕花木床等。可以说,这72间房间,每一间都代表一个故事,遗憾的是这些户主常年在外,门都被锁上,无法一探究竟。虽然敦福堂没有完整建完,也没办法每个房间去细细品味,但整幢建筑保存完好,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当年建造的样式,也可从一些小细节联想到一些往昔故事。在这里,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哪个位置你会感觉时间被定格,能让你犹如画中人一样融入那个房子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那个场景,感受当年这里曾经的温馨和浪漫。 敦福堂的正中央画像里,有一幅老妇人像,是建造者的夫人,据说当年也是一位很会持家管事的厉害女子。正厅上方原本有一幅写有“敦福堂”三个烫金大字的牌匾和两尊精致的狮子雕刻,可惜都已被盗(据说有人曾在北京的古玩市场看过这块牌匾)。敦福堂现今后裔很多都在海外,大部分在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等地。在这些后裔里有一位现居马来西亚经常回来谒祖的后裔——陈常珍。陈常珍老人现年已有60余岁,他曾在香港一个戏班学艺,这个戏班当年成龙也在,陈常珍还是成龙的师兄。年轻时候陈常珍也出演过一些香港电视剧,只是后来下海经商不再拍戏,就此与武术、明星无关。我们现在看到的敦福堂就是陈常珍的爷爷建造的,厅中的老妇人即陈常珍的奶奶。 华侨文化展示馆:现在我们正充分利用敦福堂这座西洋风格古厝,进行修缮和布置,打造岵山华侨文化展示馆。岵山是闽南著名侨乡。明嘉靖21年(1542)小姑人就开始往吕宋等地谋生,至今已有近500多年历史。全镇旅居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达十数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美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正是有大批的岵山乡亲到海外谋生发展,才有了岵山这么多的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华侨古厝,也有了像敦福堂这样的融合中西方特色的建筑,可以说,每幢古厝都有一个华侨故事,这些建造年代不等的古厝是岵山华侨历史的见证,更是岵山华侨文化的标志。 为了传承和发扬岵山悠久的华侨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正探索一种“特色建筑物参观—图册资料收藏品展示—文化体验学习交流”的文化传承保护模式。通过收集岵山几个主要姓氏的族谱家谱及华侨、归侨赠送的工艺品、物件等,融合侨捐工程、重点华侨人物、海外联谊活动、归侨活动相关文字图片材料及岵山侨乡文化相关的民俗、节庆、祭祀活动图片资料等,借由特色建筑,进行全面的综合展示,将当地华侨文化所遗留下来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原汁原味的呈现,建设一个以岵山华侨历史为主题,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华侨文化展示馆,达到传承保护华侨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加深与海外华侨情感交流及社会教育的目的。 【田园公园】 在敦福堂门前我们可以看到这有一片广袤的田园,这片田园绵延近300亩,不仅面积大、层次好,且古荔枝树、水稻田、农家菜园点缀其中,周围青山环绕,显现出绝佳的艺术空间美感。在这片田园中,还种植着一大片的竹柳,造纸的工业原料,也是国内生长速度最快的品种之一。这片竹柳有近百亩,隶属我镇的祥业农业生态示范园。据负责人说,竹柳是按长度来卖的,像这样一棵2米高的竹柳可卖十几元,这片竹柳基地现已成为茂霞村的特色农业基地,也是茂霞村一道天然的绿色风景线。这片田园当地人称为“荔枝宅”。为什么呢?据说当年陈氏一族还未来此定居前,这一带住着两大异姓家族,一个庄姓,一个汪姓。这片田园就是当时一个庄姓大户人家的庄园。当年庄氏在这里建有好几座造型精美的宅子,还有大片的花园和亭台楼榭,老村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户人家还造有水塘,一个连着一个,可供人在里面泛舟。后面这个家族逐渐没落,加上陈姓定居入驻,慢慢搬迁至外地,这些房屋也在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被拆毁,仅保留这片田园和这些长势良好的荔枝树。现在这片田地里保留下来的荔枝树共有十几棵,有8棵聚集在一起的“八仙过海”,也有500年树龄号称“永春荔枝王”的古荔枝树。据村民说,当年这些荔枝树都是种在宅子庭院中的,因为长势旺盛,高过屋檐并伸展出外墙,远远看过去,宅院隐藏在郁郁葱葱的荔枝树下,特别像一幅水墨画,所以这片田地被当地人称为“荔枝宅”。现在这片田地下面,只要稍微往下挖1-2米左右,就能看到许多当年造宅子用的“红砖”,这些红砖随着庄氏的没落被埋进土里,也慢慢淡出了历史。虽然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当年美丽豪华的庄氏庄园了,但每年7、8月份,这片田园荔枝红透,竹柳泛绿,飞檐翘角,山水相依,天然勾勒出一幅油画般绚丽的乡村风景画。田园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农民在插秧,种菜,犁田,保留有原始的传统农耕方式,这也是茂霞传统村落的一大特色。 【木棉树】 现在我们看到这棵的仅剩下半截树桩的枯木呢,当地人叫其斑芝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木棉树。这种树树干笔直,树冠呈扇形,树形极为美丽。特别是每年三、四月间,绿叶还没有长出,赤红的大花朵缀满枝头,如猎猎红旗插在苍山翠岭中,又如威武的英雄高举着熊熊燃烧的火炬,尤为壮观,所以又被称为“英雄树”。据当地人说,这棵木棉树和敦好厝(茂霞陈氏祖厝,建于1717年,)差不多年纪,有200多年树龄,是陈氏祖先在清朝年间种植的。树还活着的时候高达十几米,每年开花,村里小孩都会跑这里捡红花。花谢后,会结椭圆形硕果,约莫在5月时,果实会裂开,里面的种子连同白色的棉絮随风四散。每到这个时候,当地民众都会到此搜集棉絮,用作枕头或棉被的填充材料。木棉树的花可入药,将其晒干,用来煮粥或煲汤,可解毒清热驱寒去湿。原来这片田园里种有两棵木棉树,其中一棵据说在8年前因为白蚁啃噬,树干被蛀空枯死了,另一棵在两年后也枯死了。因此有人说,两棵树本是夫妻树,因为另外一棵树不在了,所以这棵树也无法存活下来。现在村里的老人回忆起这棵树开花盛况都是一脸的惊叹和惋惜,这棵树记录下他们美好的童年,也陪伴着他们成长。很可惜,现在我们只能看着这剩下的半截枯木,想象这棵树曾经的美好了。 【荔枝树王】 在茂霞村的下灶角落,有两棵已有500年树龄的古荔枝树,这两棵树干直径约2.5米,已连续多年年产荔枝达1800斤以上。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两棵荔枝树王是在同一时间种下的,是夫妻树。种植时考虑到树冠的扩展和荔枝的丰收,所以种植间距较大。现在远看,这两棵树相距约50米,分立南北,静立不语。让人不禁联想到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遥遥相望时“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境。也许正因为这两棵树互相有了这样的美好期许和长久陪伴,才能五百多年来一直屹立在这田园水影中,默默守护着这一方古老的土地。现在这两棵树为茂霞村集体所有。 【岵山荔枝种植历史】 岵山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从宋朝时期起便开始种植,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宋代政治家、书法家蔡襄出任泉州太守时,曾到永春第一名山——乐山的“圣泉”为民祈雨,时值荔枝成熟季节,乡民采摘一串红艳艳的岵山荔枝请他品尝。生长在荔乡兴化府的蔡襄品尝岵山荔枝后,觉得其味较之兴化荔枝尤佳,且籽核细小状如花生米。他又看到岵山荔枝的树冠比兴化名种“状元红”高大浓绿,称叹不已。于是,蔡襄便把岵山荔枝列为名种,载入其专著《荔枝谱》,这是岵山荔枝最早的文字记载。明代礼部尚书曹学全在福建任职时也对岵山荔枝推崇备至,称道:“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由此可见岵山荔枝的盛名。 【岵山荔枝声誉】 岵山荔枝,素来以色、香、味俱佳闻名遐迩。最大特点就是皮薄核小,肉厚汁多,味道清甜。2012年,岵山荔枝已顺利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正式命名为“岵山晚荔”,是泉州市首个通过认定的荔枝新品种,是一个具焦核、晚熟、优质的乌叶荔枝优良品种。 荔枝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脂肪、柠檬酸、果胶以及磷、铁等,是有益人体健康的水果。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常食荔枝,能补脑健身,治疗瘴疠肿,开胃益脾,干制品能补充元气,为产妇及老弱人士的补品”。荔枝的果壳、果核可入药治鼻衄、疗疝气。除鲜食外,还可以焙干,酿酒作药,或加工成罐头,是种口感佳,且具有多种药效、功效的优良水果品种,为福建省名果之一。 【岵山荔枝节】 每年7月小暑过后,也就是公历7月12至25日左右,岵山荔枝就会进行丰收季节。自2012年开始,每年这个时间,我们都会举办“岵山荔枝节”。荔枝节期间,游客们可亲自到荔枝公园参观、游览百年古荔枝树丰收的盛况,更可亲手采摘和品尝新鲜的岵山荔枝,与荔枝果农一起体验这采摘之乐。不仅如此,还可以也到我们的省级文保福兴堂感受其古典气派,品尝岵山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沐浴清水祖师朝圣地的圣洁神秘,欣赏掌中木偶戏的精湛表演,更可聆听闽南古音曲艺的美妙吟唱,给大家一场味觉、视觉、触觉、听觉的旅游盛宴,可谓其乐无穷。届时欢迎大家来到岵山参观与尝鲜。 【下灶古民居群】 下灶古民居群,是全镇面积最大最密集的古民居群,为明朝正德年间所建的下灶大厝繁衍而来。建造者惊蛰公为南陈一脉第20世,其人为进士出身,知文通理,建下灶大厝时特意凿金河百丈流通,每隔几步建一个墩,整条河沟共设7墩,河沟蜿蜒环绕大厝,状如田螺,故为“田螺吐珠”,寓意福泽后代,人丁兴旺。现在的这片下灶古民居群为惊蛰公后代在上世纪30年代兴建的,共7座。分别为金角堂、金国堂、联兴堂、霞溪堂、玉溪堂、金溪堂,明德堂。这些古厝的后代子孙繁衍至今有7代之多,因这田螺吐珠的风水,多出外经商或为官,不少有大发展,生活较为富足。现在这些子孙大部分在印尼、马来亚、新加坡。虽远隔千里,但偶有闲暇,亲人侨胞们都会回祖厝看看,拜谒一下祖先。这些古厝至今保存完好,屋旁金溪流过,房前稻田广袤,屋后荔枝繁茂,显示出传统闽南建筑背山临田、环水植树的建筑格局。 明德堂:位于茂霞村下灶角落,建于1930年,建筑高约3米,总面积1233平方米,共有房间45间。建筑采用砖木结构,穿斗式构架,五间转花厅双护厝格局,属于闽南传统民居典型建筑形式。建筑整体风貌、形态、装饰、构件保存完整,悬山顶,小灰瓦,燕尾脊,红砖墙,简约华美,这是这一片古民居群的典型建筑风格,也是闽南传统民居独有的建筑风格。 房屋主体采用整根原木构件,稍加雕饰形成木柱、横梁、窗棂,配以泥灰墙面和花岗石地基;建筑外墙采用当地粘土特别烧制的红砖,搭配灰瓦屋顶,整体造型古朴雅致。这些建材都是以当地丰富的泥土、岩石、木材等为原料,红砖坚固耐磨、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灰瓦结实防水、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与闽南潮湿、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相适应,是闽南建筑艺术精妙所在,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完美诠释。 农耕文化展示馆:现在,我们将对明德堂进行修缮布置,打造一个岵山农耕文化展示馆。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岵山盆地土地平坦、水源充足。岵山人自定居在此就开始依托这里丰富的自然山水、农田资源,以农耕为本,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至今这个传统依然保持,我们可以看到在镇区内仍然保留了大片农田和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农耕生产方式。用于生活、读书的传统古民居分布在田野之中,整体呈现出“耕读相传”的和谐人居环境。由于自古以来“耕读”风气兴盛,岵山在科举时代涌现出一批进士、举人,如宋朝理学陈知柔、广东安抚使陈朴、国子司业陈晋接、明代学者陈嘉谋等,还有一些武举人、武进士,有“七世蝉联”、“一门八俊士”、“两世四名贤”等美誉。为了将这种地域特色农耕文化展示并传承下去,我们特意从乡亲们那儿借到这幢古民居,并以购买、租赁、借用的方式从各村收集到100多件农具、布艺、家具、票据等体现传统农耕生活发展脉络的旧物和文物,进行陈列展示。后期还将结合传统制瓦、碾米、捶粿等传统生活方式融入,打造农耕文化体验馆,令游客在现场参与的快乐体验中追寻历史。 荔枝河岸:在下灶古民居群的左侧,是茂霞村一处山水画一般清新幽静的景致——荔枝河岸。这一段是岵山的水脉金溪河流经茂霞的主要河段,两岸天然对称分布的古荔枝树,碧波粼粼的水面,让这段河岸美得让人不禁驻足凝视,可以说这段荔枝河岸为茂霞这个古村增添了不少灵气。漫步乡间原野,品味古厝遗韵,徜徉荔枝河岸,看着野鸭嬉戏,闲适悠哉的田园生活,不过如此。 【福兴堂(李家大院)】 福兴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为著名爱国商人李武宗所建,因此当地人俗称其为李家大院。建筑始建于1942年,历时6年完成,总占地面积5380平方米,建筑主体面积1570平方米。建筑整体坐西南朝东北,由正门、门厅、天井、两厢、正厅和左右护厝组成,抬梁穿斗木结构,悬山顶。是民国后期闽南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闽南传统建筑技艺的绝唱” 为什么能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主要的就在于这座建筑的建筑工艺。整座建筑是由业主精心挑选材料,聘请各地能工巧匠精雕细作而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一进门的这些花色明艳的瓷砖就是当年专门从海外运过来铺设的。再来看看这座建筑的装饰雕刻,雕刻材料有辉绿岩、花岗岩、樟木、桧木等,雕刻种类汇聚了木雕、石雕、泥雕、砖雕、剪拈等,更是包含圆雕、浮雕、线刻等丰富多样的雕刻形式。这里的石雕据说是出自参与建造南京“中山陵”总统府的师傅之手,做工之精细,为闽中闽南地区所罕见。这里的木雕是出自当地永春木雕工之手,同样是精妙绝伦。传说清乾隆时期皇帝曾经召集各地的木雕艺人进京“比武”,最后浙江东阳的师傅拿了第一,永春的师傅拿了第二,可见永春木雕工艺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60多位能工巧匠用6年的心血铸就了李家大院,这些精湛的建筑技艺现今已难以企及甚至失传,所以李家大院又被誉为“闽南传统建筑技艺的绝唱”。 书法绘画彰显大家气派 在福兴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雕刻,而且每一幅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特别是底下一圈的花鸟鱼虫的浮雕,据说当年是名家所画,然后画作直接贴在石材上雕琢的,这使得这些雕刻不仅有匠气更有文气。这种两者兼备的雕刻技艺在现存的一些建筑中已是凤毛麟角。建筑内的书法作品不仅包含了隶书、正楷、行楷等多种字体,对联内容更是令人叫绝。如大门柱左右侧的“山外皆山峦岫绕成清净界,书中有书笙歌谱就太平图”、下厅壁联“风生碧槛鱼龙跃,日照青山松柏新”等。来此参观过的书法家看到这些对联,都说这些书法绝对是出自书家之手,是极为专业的书法作品。据一些专家说,在福兴堂留下墨宝的有近代著名画家李霞,书法家、诗人、末代举人郑翘松还有著名瓷画家陈尧民等,虽然我们没法在每幅作品中看到署名,但从其精美程度,不难知道,这些书法绘画肯定不是一般人能作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兴堂两边外墙,有两副对联,采用砖雕形式雕刻而成,字体更是独树一帜。内侧一幅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侧一幅上联为“金玉其章”,下联至今还无人能解。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积极参与解答,我们很希望这幅对联有朝一日能被破解。 多元文化荟萃一身 正厅青铜纹样融合丘比特雕刻的罗马柱、正厅两侧八仙过海透雕、闽南饮茶四乐浮雕、展现从自行车到小轿车时代变化的木雕、穆桂英挂帅、三国故事等反映中国历史典故的镂空窗棂等,这些丰富的雕刻题材中,我们看到了这座建筑集中反映了地域文化、印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南洋文化、华侨文化等在建筑、装饰艺术上的碰撞和融合,其所包含的人文内涵、艺术美学及历史价值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见证。 建筑风格别具一格 燕尾脊是闽南传统建筑中最常使用的建筑形式,但福兴堂的屋脊没有采用夸张的翘角,而是缓坡。据当地老人说,福兴堂主体屋檐两边本来是有两个又高又翘的燕尾脊的,只是在文革时期被红卫兵给敲掉了,所以成了现在的模样。虽然没有展翅欲飞的燕尾脊,福兴堂却没有因此失色,反倒更显沉稳大气。有人说,这就叫“低调的奢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福兴堂,每个人来参观都会有不用的想法,来10次,10次也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也算是这幢建筑的独特之处了。 在正厅两边的的房间之间,各有一条仅供一个行走的通道,这在普通的民居里面也是没有的。这条通道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么一条通道?答案是佣人专用通道。当时李武宗家族事业庞大,家里佣人不在少数,作为一个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男人,作为一个地道的闽南人,李武宗身上也有一些固有的等级观念,所以当时修建福兴堂时特意修了这条过道,联通主人房后边的长廊,以显示主仆之分。这样的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闽南传统地域文化特色。 【建造者李武宗的故事】 传奇商人李武宗:李武宗他呢,算是当地一个传奇商人了,据说他当年是从一个挑货郎开始学习经商的,是个典型的白手起家最后成为大商人的范例。关于李武宗经商当地民众还有个故事:据说李武宗其实并不识字,当年他也是从一个小货郎开始学习经商的。当时他经常向一位商铺老板进货。有次他在进货后,发现自己的货筐中,竟有数块金锭被包在了布匹下面。李武宗并没有把这黄金私吞了,而是挑回商铺,退还给老板。商铺老板十分感动,从此,在商业上给予了李武宗各种无私的帮助。这个故事反应出李武宗作为一个商人最基本的诚信品德,也难怪他能将家族产业不断做大。 当年继承家业后,李武宗与其弟李武庸一起将家族产业做到鼎盛。他们的生意覆盖面很广,有火柴石厂、葡萄糖厂、纺织厂、药厂等。房产更是遍布各地,除了福兴堂外,他在福州、香港、上海甚至海外的美国等都有住所。现今福州的三坊七巷内就有好几间店面在当时是属于李氏兄弟的,可见家业之庞大。也正因为生意做得好,人脉广布,李武宗结交的名人也非常多,其中就有陈嘉庚。据说在盖福兴堂时,陈嘉庚曾三次前来参观,可见他们关系的密切程度。 爱国爱家李武宗:事业做大后,李武宗不忘乡土,致力家乡公益事业。1940年在家乡创办启新小学,免费收纳穷人的孩子入学。时值抗日战争,福州民众缺衣少食,生活艰苦。李家兄弟当即出资从海外买了两轮船的粮食,无偿供应给民众。在抗日期间,李武宗还在财力、物力上频频支持抗战,帮忙运送军火物资。有感于其感人行为,国民政府推选其为福建省政府参议员并授予其“视国犹家”的牌匾。 德才兼备李武宗:正门左右两侧“国顺”、“家齐”的石卷轴,入门两侧“人间千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看尽奇观不如书卷,尝来滋味无过菜根”的对联,正厅两侧“善能养性,德足润身”、“文章似玉,气节如松”的横幅,刻在墙上的清朝著名教育家朱伯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等,都蕴含了李武宗为人处世的一些方式方法,他的一些想法理念不仅在当时甚至在现代都具有很深的醒世作用及教育意义。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李武宗,不仅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大家。 这样一个传奇商人,却在1945年在上海吴淞口战役时遭日本水雷袭击,不幸遇难,时年仅49岁。虽然李武宗英年早逝,但他乐善好施、爱国爱家的品行事迹却将被后人铭记敬仰。现在我们站在李家大院,也不禁缅怀这位爱国商人,这幢代表其辉煌一生的李家大院会将他的故事世代传承下去。 何以保存如此完好? 解放初期,福兴堂被政府没收,作为岵山镇区公所,后又成为岵山镇全镇粮食集放点,1961年,又被征为部队后勤物资储备仓库,文革期间,该厝作为永春县“五类学习班”,全县“五类学习对象”集中在此改造学习。文革结束后,又作为该村学校幼儿班学习地。 1986年落实政策时,该厝产权得以归还李武宗后裔,现该厝由李武宗、李武庸兄弟族亲居住管理。 1991年福兴堂被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该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等受到较好的重视和保护。2012年,福兴堂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在此设立专门保安亭,安装全方位监控摄像头,进行更为周密的保护,所以我们现在才能完整的一睹这幢建筑的卓越风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