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省擘画的宏伟蓝图,也是省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再上新台阶 建设新福建”,就是要按照“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要求,激发全省干群的憧憬和力量,推动福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新福建的首要之义,就是机制活。“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引申到社会领域,就产生了社会机制、经济机制。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所谓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由此不难看出,机制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政府层面,就是要简政放权。省委书记尤权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效率,为企业打造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在企业层面,就是要通过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释放生产活力。两者之者,既相互制约,又互相促进,不可偏废。建设新福建,机制活是根本保障,实现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就有了活力之源、动力之源,是发挥福建优势和潜力的根本举措。实现机制活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改革。在各级政府和企业持续的深化改革中,建立和创造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体制。
作为经济学概念,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产业优可以从四个方面体现,一是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比如原料、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低、质量高;二是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把现有资源更好地利用,产品有好的销路;三是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有定价能力;四是形成产业的集群,或者完整的产业链,产生很强的外部规模经济。要清楚认识到的是,劳动力成本成本提高,是大势所趋,也是提高劳动者再生产能力的需要。因此,产业优更多体现在其他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要推动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要加速培育新兴产业,要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面向消费者,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是民生之本。产业的优化布局和改革创新,要与当地的劳动力供给、毕业生就业规划、失业人口再就业规划形成良性的互动提升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百姓富,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直接体现,富民是省委省政府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机制活,产业优的目标是为了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目的又是为了富民,因此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富民上,落实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补齐农村短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顺应民生需求新变化,着力解决好老百姓看病、上学、养老等焦点问题,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创造幸福生活。百姓富,既要物质富裕,又要精神富足。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影响力和公民素质不断提升。”这是对百姓精神富足的顶层设计。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经济不发展,百姓收入没提高,生态美也很难维持;离开制度体系的保障,“生态美”也会没有依凭。机制活不能突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优不能以生态环境为牺牲,百姓富包括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面小康社会普惠的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
省十次党代会确立的“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奋斗目标,是对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憧憬的精炼描绘,也是建设新福建的现实需要,全省干群都要把这化为自己奋斗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