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党村 2016-12-29 15:32:07 来源:福建省旅游局责任编辑:陈晓青 我来说两句 |
(四)产业融合,科学扶贫。产业融合是下党走旅游扶贫之路,“脱贫致富”的重头戏。一是融合茶业,构筑茶旅观光点,成立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设16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创建了“福山水”、“下乡的味道”两个茶叶品牌,预计2015年从茶厂利润中村财能够增收5万以上,2016年后村财增收每年能达10万以上。将全村茶叶分成6个片区,实行片长负责制,加强合作社管理,确保茶叶品质,并与茶农签订购销合同,优先优价收购,确保村民稳定增收。二是融合农业,利用下党农业上发展脐橙、板栗、猕猴桃的优势,建立农业“采摘体验园”,绿化、美化园区入口,建设园区内道路、休息点等。三是融合三产,扶持发展“农家乐”、“民宿”各4家;四是融合加工业,以习总书记当年下乡的“菜谱”为蓝本,创立“下乡的味道”品牌,发展农副特产商品,设立了展示、购物窗口。引进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发下党凉茶饮料,将习总书记三进下党的故事植入下党凉茶,赋予下党凉茶质朴、原生态和乡愁的品牌内涵,让“下乡去,尝尝下党凉茶的味道”成为下党凉茶的品牌核心价值。建设下党村网上电子商务交易和微信营销平台,通过宣传引导,吸引一些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热心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回下党村参与电子商务运营,示范和带动部分村民更新观念,拓展思路,增加非农收入。 (五)创新方式,强化造血。扶贫的成败在于是否精准。围绕如何提高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效益,稳定增加村财和村民收入等系列问题与有关部门探讨研究,找到适合下党的扶贫路子。一是用活扶贫资金,推行“造血式”扶贫。采取村社合作经营、村企联办,让村民变股东,提高村财和村民收入,又调动合作社的经营积极性。目前村社合作已投入资金30万元,新开高优白牙奇兰茶园100亩,锥栗50亩,优质高产油茶园500亩。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实施科学扶贫。下党村和南安市蓉中村签订友好村共建协议,采取企业进村、老板入户、结对帮扶、贫富互助的方式,让农民成为产业的主人和真正的受益人,提高精准扶贫,科学扶贫效益。下党村和蓉中村创新模式,由“三企加省军区”牵头,策划实施中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下乡的味道”项目,合力探索了一条全新的扶贫路子,变“授之于鱼”为“授之予渔”。三是“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动扶贫。组建下党村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引导6名返乡创业青年成立下党野山羊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出面邀请本村30多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出资建设养殖基地,并聘请贫困户养殖野山羊,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在外务工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努力把村里的部分年轻人培育成党员,培养成企业的技术骨干、营销能手和管理型人才,不断提高村财和村民收入。 (六)改善民生,解决难题。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针对廊桥到村部路况差的问题,投资20多万元进行道路硬化;针对部分村民家中逢雨积水和污水难排的问题,投入16万元修建排洪水沟,铺设外村排污管道;针对村民子女上大学资金紧张和部分困难党员群众经济拮据的问题,筹措安排助学金1.9万元,奖励本村13个大学生和16个高中生,安排慰问金4.3万元,慰问困难群众和党员150余户;针对传统村落旅游基础设施不齐全的问题,筹集投入200多万元,按照3A级景区的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多方争取筹措项目资金达1200多万元,其中用于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旧房修缮等工作经费460万元。 (七)加强宣传,提升品牌。积极争取新华社福建分社和新华网福建分公司支持,策划“下党影像”主题宣传推介专栏,建立下党村微信公众号,通过互联网、电视节目和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媒介,将下党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廊桥文化、群众路线故事、扶贫助困等信息向外界推送,进一步提升下党的知名度。邀请国内慈善家、企业家与下党村民结对帮扶,通过与省文联摄影家协会举办下党自然和民俗采风、与省文联书法家协会举办中秋廊桥笔会等形式提升下党村文化品位和美誉度。策划“中国下党水幕党课”项目,提升下党党性教育基地的内涵和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