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贸易通道,也是人文交流的通道。在这条通道上,亚欧非大陆互学互鉴的文化往来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一带一路”战略是综合全面的合作倡议,其实施既有多元多维的文化背景,也必然包含文化交流的内涵,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文化先行、以文化为支撑,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互信互敬,共生共荣。努力发掘传统文化价值并加以保护是“一带一路”战略应有之义。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着丰富多彩的多种文明,而每种文明内部又因地理、历史、民族等多种因素形成众多的分支和派别,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种种文明中各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建筑、民歌、舞蹈、民谣、民间故事、绘画、习俗、礼仪、观念等。合理开发利用这些传统文化,会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三方面间接或直接的助推力量。
首先,传统文化可以在更深层次增进交流,并且使了解的程度更为准确细致。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该民族的“根”,深深地扎根在其繁衍生息的土地上,特有的文化基因传承在该民族每个成员身上,也呈现在其成员的衣食住行之上。了解一种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亲临产生它的土壤,接触它的传承者。通过接触,各种传统文化的个体会互相认识到他文化的优点,审视本文化的不足,从而做出调整并适应。这样互相了解的方式以及产生的效果会使“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真正达到相知相亲,多元共处。
其次,以福建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与商业间的融合加快加深,而开发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一个方面,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一带一路”国家和民族众多,传统文化多种多样,随着互相往来需求的加快,必将催生出大量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传统文化是构建和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核心成分,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展开竞争的新的增点。软实力以文化、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为载体,其中文化包括传统文化是构成软实力的首要因素,会对其它载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福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合作如果能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构筑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软实力,必会增加和带动在其它方面的合作。
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作用,但这些作用很难自发产生,需要有意识地发掘传统文化价值,使其更快更多更好地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发掘过程中要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2015年3月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的共建原则,即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的原则。
一是增加人员往来,开展更多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传统文化种类众多且差别较大,传统文化交往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文化交往实施归根结底要靠沿线各国和人民。在国家层面,可由政府牵头,举办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活动。如互相举办文化年、图书展等;加强媒体间交流;电影与电视节目的引进和推出;互办多样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活动等。在个人层面,鼓励民间团体或个人交流;互派留学生;鼓励民众互相出国旅游等。
二是福建传统文化应该积极与市场相结合。传统文化要想得以延续,一方面需要人们的保护,另一方面其自身也要与时俱进,既继承又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要求传统文化与市场相结合,在保留自身传统精髓和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之间寻找平衡。如三坊7巷等,开发为旅游景点后,自身努力在市场中寻找定位,以其传统民风民俗吸引国内外旅游者,既使传统得以延续又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三是积极把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元素相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技艺是生产力不发达时代的产物,虽然福建在历史上曾备受推崇的名人并延续至今,但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如一些传统的医药配方、等应该与现代技术适当结合,在保持其原有特色和效果的前提下规模化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造福更多的人民。
以福建传统文化助推“一带一路”战略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对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对其保护的力度。传统文化是特定个体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三要素互相影响,其中一方面发生变化就必然引起另外两方面的变化。在自然状态上,各种传统文化在内部动力的作用下缓慢演进,更多表现出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在经济不发达时期尤其如此。“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和科技的发展,文化间交往增多,外来文化渗透加剧,将会给传统文化三要素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传统文化个体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思想意识都将发生重大改变,传统文化发生突变的可能性激增,很有可能打破或阻断传统文化延续的历史路径。“文明在回应内部多元性和进行外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进化。”这表明从长远看,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是大趋势,但应该控制其进程,使其不致发生破坏传统文化精髓及其演化规律的突变。
“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当地政府对传统文化保护的管理水平、能力和思想认识。决策管理部门和开发经营部门都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的发展,遵守文化发展规律,实施保护性开发,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符合当地的文化开发和保护规划。建立与市场经济相一致文化体制和配套政策,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文化产业经营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