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据《山西经济日报》报道,传说吃元宵习俗与东方朔和一位宫女有关。东方朔假意地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十五晚上可让擅做汤圆的宫女元宵做好汤圆。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清代:盛京元宵节四平街上看花灯 在清代的民间,元宵节是重要的节日之一。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走上街头观赏花灯。位于方城内的四平街,即今天的中街,是最热闹的地方。 四平街是努尔哈赤建都沈阳后形成的第一个商业中心,此后尽管清政权入关,但是没有带走四平街的繁荣,这里仍旧是盛京商业的发祥地和商贸集散中心。“四平”即四季平安、四海升平之意,而每一年的正月十五,这里更是人山灯海。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时期,盛京的习俗是在每年灯节的前三天,在四平街上张灯结彩,表示庆贺。光绪年间,四平灯市的高潮是丝房、金店在十五月明之夜燃放的“盒子灯”和色彩绚丽的火花。据资料记载,早在每年正月十三,各大店铺就开始在门前搭起二三丈高、贯通南北的木杆架子,十五夜华灯初上之时,用绳子把一个六尺多高、三尺来宽、外面用花纸精制的“盒子灯”吊在木架的横杆中央。及至午夜,由年轻的店伙计把“盒子灯”下端的纸捻子点着,当捻子向上烧到盒子灯底时,只听“砰”的一声,开始出现一至十变的灯景。待十样灯景全变完,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关于元宵节,民间传说中有许多故事。传说吕后病死后,其家人想夺取刘氏江山,平定之后,汉文帝登基。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作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于是,正月十五渐渐形成张灯、观灯、闹花灯、放焰火、打灯谜和吃元宵等习俗。 (东南网综合中国网等媒体整理)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