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欢欢喜喜闹元宵 > 元宵节习俗闹元宵 > 正文

老北京元宵习俗-那些你不知道的元宵事儿

2017-02-07 15:09:43 张善培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4 老北京多种口味的元宵

除了以上的室外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个重要习俗,自然是吃元宵。元宵,历史上曾有过面茧、粉果、元宝等称谓。元宵形如圆月,故也名圆宵,又称为汤圆或圆子,取月圆人团圆吉兆之意,直到唐代后才被定为元宵之名。

正月十五这天吃元宵,历史上流传着很多轶事与趣闻。据传,元宵的来历与唐太宗有关。

有一年的上元节,唐太宗为犒劳打退敌兵的兵部大将军郭子仪,御厨特在宴席上用糯米制成柔滑的白圆团子款待,唐太宗品尝后连赞好吃,并将其定名为“唐圆”,象征着唐朝一统天下,因唐圆是在元夕消夜时所吃,故也俗称“元宵”。又因是在水中煮食的,南方人称之为“汤圆”。

关于汤圆还有个浪漫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在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买了一碗吃,他一不留神,一个汤圆滚落入西湖中,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

元宵作为节令食品,盛于唐宋,唐代以前出现过形如蚕茧的“面茧”,当时是用油锅煎炸而成,名“油锤”或“焦锤”,类似于如今的炸元宵。宋代时,水煮元宵的风俗已形成,出现了山药圆子、珍珠圆子、金橘圆子等特色元宵。宋代文人曾对这种食品以极高的赞美:“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到了明代元宵品种更为丰富,《明宫史》曾载:自正月初九起四九城内北京人就开始吃元宵,其制法已如今日用糯米细面内夹白糖、桃仁、玫瑰等为馅。至清代,元宵曾是皇宫内元宵节时必食的御膳食品。元宵品种进一步发展,最具盛名的是康熙年间就已出名的御用“八宝元宵”,曾有诗曰:“紫雪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这首诗也说明八宝元宵当时已传向民间。据《清史轶闻》载:有一年元宵节的早晨,光绪皇帝吃完元宵,前往慈禧太后面前请福安,慈禧正在吃元宵。她问光绪:“你用过膳了吗?”光绪虽已吃饱却惧怕慈禧不敢说吃过了,慈禧随即赐元宵若干,按宫中规矩,如果赐膳不吃,便是不敬,惹太后发脾气更了不得,光绪只得强忍吃下,不过悄悄把几枚元宵藏于袍袖内告退。回到住处,元宵又粘又热,弄得光绪皇帝满身都是。

民国年间,北京元宵品种越来越多,分为有馅心和无馅心两大类。北京的元宵馅心品种众多,如有加入桂花、芝麻、核桃仁、瓜子等果料的;有以细豆沙枣泥或山楂泥为馅的;也有五仁元宵、什锦元宵等,可谓千变万化、风味各异,四九城内各阶层均爱品尝。

旧时的北京,每逢元宵节,街市中的糕点铺、干果店以及小吃店,自春节后开市就大卖元宵,笔者记得在这些店铺前都搭有席棚,在棚内摆着几案或八仙桌,架起箩筐,店员边摇着元宵边用火炉煮元宵,还高声吆喝着:“元宵哟……”

摇元宵也是老北京街市的一景,那时买生元宵及吃元宵的百姓众多,元宵的价钱也不太贵,很多百姓在逛街时,碰到热乎乎的煮元宵都会吃上一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