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研讨会举行 滴滴受邀分享经验
2017-03-06 14:55: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3月6日讯 (通讯员 李玫)5日,“网约车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杨红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宇出席并致辞,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晓军代表18家消费维权单位发布《网约车消费者情绪指数报告》。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公司受邀分享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经验,来自经济、法律等领域的的专家学者,亦就网约车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 杨红灿表示,网约车的出现是应运而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结果,其对社会有利的方面在于:发挥了市场公平竞争的机制、提高了行业的服务水平、极大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也间接让出租车行业提高了服务水平。不过,企业可以在一些方面做得更多,例如:建立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驾驶员的信用记录,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平台应及时处理好消费者投诉,不可踢皮球,建议建立先行赔付机制;竞争规范,不搞恶性竞争。 常宇提出,网约车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分散在社会的资源聚合起来充分利用,模式很好,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监管政策、平台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同步进行。网约车平台要把企业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步进行,不要让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网约车发展的瓶颈。 “滴滴一直持续推动出行行业安全生态的建设。”滴滴出行安全管理部总经理侯景雷介绍,除在内部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在各业务线开展安全绩效比赛外,滴滴还在行程开始前、行程中、行程结束后,都建立了完整的安全保障系统。 例如行程开始前,在司机准入设置了三大类违法犯罪记录“负面清单”筛查,对身份证、车辆行驶证、驾驶证进行“三证验真”,司机接单前需通过“人像认证”,设有“车型一致”的验证通道等;在行程中,“号码保护”功能保证司乘双方通过虚拟号码电话联系,乘客可在行程中随时“分享行程”给亲友,如遇紧急情况可按下“紧急求助”键立即获得客服支持;行程结束后,如对行程有异议,可通过400热线电话、APP在线、微博、微信联系滴滴客服,滴滴客服目前7*24小时受理消费者的咨询与投诉。 为了消费者投诉的畅通解决及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滴滴客服还为最常见的物品遗失类求助特设了“失物找回”快速通道,乘客在“客服中心”内点击“物品遗失”选项即可通过对应行程联系司机。如乘客不记得行程信息,则可点击“忘记订单联系客服”向滴滴客服求助。滴滴还充分调动公司内部资源成立绿色通道组,已与全国的消协,工商,运管,税务,发改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绿色通道投诉机制,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及投诉的流转畅通。 滴滴对于司机的安全意识培训也十分重视。例如已经开发出“安全驾驶”功能,在每段行程中,从疲劳驾驶、超速、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等五个维度来跟随车主的驾驶行为,并向车主及时发出提醒。凡是滴滴平台上的快车、专车、出租车、代驾司机,今后都需在线学习安全驾驶的相关知识,了解疲劳驾驶、超速、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五大行为带来的风险,并完成在线考试,熟悉滴滴“安全驾驶”功能。 会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厦门、青岛、深圳、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成都、西安、昆明等17城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及中国消费者报社,共18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的《网约车消费者情绪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价格、服务及安全构成了网约车消费的三个最核心要素。从关注度上来看,消费者在三要素中更为关注网约车的服务。 《报告》建议,网约车平台应引导从业人员从更好提供服务的角度获得消费者认同,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据滴滴公司介绍,滴滴公司组织阵形升级后,特设了品质出行事业群。品质出行事业群正是将分两个阶段打造滴滴服务品牌,一是标准化服务,二是个性化服务。 根据滴滴专车服务标准,所有经过专车认证考试的司机,在工作时将身着笔挺的西服、干净的白色衬衫、商务皮鞋,使用标准话术、敬语,同时全程做到“干净、安静、静音”。滴滴专车上还配置免费的饮用水、车载充电器、纸巾、垃圾袋等物品供客人使用,也可根据客人的类型、用车场景提供特殊定制服务,如包车服务、无霾车、接送机用车等。未来,滴滴还将利用科技和大数据力量构建个性化甚至是定制化服务。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认为,要做到供给侧改革提倡的“三去一降一补”,必然要调动两个积极性。第一就是政府的积极性,政府通过制度的改革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搭建更好的营商环境;另外一个就是企业的积极性,通过企业的创新来激发新的增长活力,而网约车就是在社会公共用车这样一个领域提供了新的供给增量,从而补了在出行方面打车不便的短板,网约车的发展使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便利。 “网约车背后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我们消费过程当中的科技含量增加,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一定程度上这是中国和西方发达经济体除体量之外能够PK,或者是能够接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国家广告研究院研究员马旗戟说,在中国“大市场”、互联网红利,升级和转型红利共存的时候,一定要为类似于网约车这样的分享经济开放足够大的空间,同时这些企业也要把未来在自身在社会中的职责思考得更清楚。
|
相关阅读:
- [ 03-06]重走网约车之路 共享单车玩烧钱大战抢用户和地盘
- [ 03-03]全国政协委员施杰:可适当降低网约车准入门槛
- [ 03-02]网约车管理,要破一管就“死”的怪圈
- [ 03-02]评论:网约车“驾考”难度不必高于出租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