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正文

90后“中年危机”:“假矫情”还是“真焦虑”?

2017-05-03 17:28:1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90后的“中年危机”?20多岁的人就开始把自己归为中年?那些70后、80后难道要算老年了吗?

2016年5月4日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消息,称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按照这个说法,1992年以前出生的“小鲜肉”们得赶紧撕下身上的标签,因为你们已经步入中年了。

不管是“34岁老来得子”,还是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的有关青年的定义,网络上这些抓眼球的表述总是如一记春雷,引来无数吐槽和板砖,不过也有不少人“心有戚戚焉”。

角色转换引发人生焦虑

4月20日,新华网推出的大型网络调查《90后真已陷入“中年危机”?》,近六成网友不认为90后算中年人,但同意90后遭遇“中年危机”这个说法。在引发90后焦虑的几大因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收入少;价值观缺失;工作压力大。

算一算,9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27岁,奔三的路也步入了冲刺阶段。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没有个四五年,也有一两年了。入职几年,感觉刚刚才摘掉“职场菜鸟”的帽子,然而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新同事面前,却不知道该不该应一声“前辈”。

从前觉得婚姻、孩子遥不可及,明明自己还只是个宝宝,可转眼毕业后周边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已成家立业。上有4位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住房、交通、医疗、教育产生的经济压力接踵而来。从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家中“小皇帝”、“小公主”,90后们仿佛瞬间跌落凡尘不得不十指沾上阳春水,为生计奔波。

面对生活的压力,即便是90后,心里也悄然住进了一个“苍老的灵魂”。

其实,“怕老”并不是90后才会得的病,每个时代都会存在这样的危机意识,然而,90后的焦虑却又有着这一代人特有的印记。

网友“随遇而安5394182”留言:我们90后这一代缺少一种兄弟姐妹的亲情。上一代每家大都有哥哥或姐姐,现在又实行了二孩儿政策,唯独我们缺少兄弟姐妹,压力大。

网友“冰天雪地5390470”则表示:我95年的,马上大学毕业。很迷茫,毕业之后不知道干什么,父母习惯性的各种安排让人很不舒服。想自己闯一闯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总之有一种到了独立的时候却又无法独立的自卑感,感觉自己挺没用的,大学毕业之后依旧活在父母的安排之下。

在渴望关怀和追求独立的双重诉求中,被贴上“叛逆”、“非主流”标签的90后似乎比想象中更注重精神上的获得感。

重拾信仰转危为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文中对“青年”这个群体的年龄范围划分是14至35周岁。不管是否认同已到中年这个说法,90后们无疑是青年队伍的主力军。人生在世,是汲汲于名利地位、碌碌无为了却一生,还是追逐事业和梦想、活出畅快人生,不光是90后,更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网友“当年初雪5395513”认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具有时代背景影响的时代印记。说“90后”遭遇“中年危机”,还有那么多出色、成绩斐然、目标充实的“90后”,怎么不用他们来代表“90后”呢?

网友“稳稳当当5395000”指出,自古有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关键靠自己长志气。对于年轻人,政府应给予多的机会、社会给予多的包容、家庭和朋友多给予鼓励,为人处世少一些攀比、少一些争夺,多一些平凡、多一些坦然。生活是一种心态,自己应学会调整,树立小目标,一点一点的争取,效果总是越来越好。

在《90后真已陷入“中年危机”?》的网络调查中,对于如何缓解焦虑和所谓的“中年危机”,近5成网友认为90后应学会自我调节,增强信心,重燃生活热情;近4成网友则赞同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大关怀力度的方法。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表示,政府将制定实施一系列促进青年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励引导青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假矫情”也好,“真焦虑”也罢,人若志存高远,则无不可实现之目标,纵然山海尽头,亦不能阻止追求理想的步伐,亦无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无法打败我们的坚定信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