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大美昌都 福建助力> 助力昌都> 援藏日记 > 正文

彭华烨:身在西藏心在西藏

2017-06-27 10:26:49  来源:福建第八批援藏队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2012 年我参加工作之初,恰逢福建省选派第七批援藏干部,我的同事苏一敏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成为其中一员。之后的三年里,在他的影响之下,逐步对党中央关于西藏援助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渐渐在心中埋下了援藏的种子。2016年,经过主动争取,我有幸成为了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怀揣着一腔报国热血和对西藏的深深向往来到了这里。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使命是光荣的、任务是艰巨的,作为党员我将严格以党章党规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辜负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援藏为什么”是决定援藏之初思考最多的问题。西藏一直以来是一个令人无比向往的地方,这里有秀美的风光,善良质朴的藏族同胞和神秘的藏地文化。同时,西藏也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地方,海拔、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物质生活条件艰苦。援藏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治藏战略方针的体现,是落实“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措施。作为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投身到组织需要的地方去,为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这是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的具体表现,也是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考验。作为一名技术干部,我愿意发挥专业技术特长,为改变当地落后的交通面貌奉献青春。对个人而言,援藏是源于内心那一份“诗和远方”的情怀,是一段人生难得的历练,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在藏干什么”是进藏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党员干部在藏期间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日常工作中服从大局,全面增强服务意识,做好组织的螺丝钉,根据组织需要做好本职工作。进藏以来,根据县交通局工作安排,我全面负责全县农村公里普查工作。三个月以来累计下乡近 60 天,深入全县 66 个行政村中的63 个、自然村 300 多个,累计行程超过 10000 公里,共计普查公路 500 余条、总里程 2400 公里,深入了解了全县基本民情和交通现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学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尽可能减少当地群众负担,下乡期间我们自带干粮和被褥,与当地农牧民同吃同睡,真情融入,拉近了与藏族同胞的距离。作为党员在藏工作期间,一方面要学习贯彻党中央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与当地干部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肯作为、敢作为,积极带领和指导本地干部,用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开展工作,既要有实效也要长效。

“离藏留什么”。作为一个交通部门技术援藏干部,除了要积极做好具体技术援藏工作,留下福建交通人良好的干部形象,还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促进泉州、洛隆两地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技术交流,留下两地交通人深厚的友谊。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真正改变当地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要留下长期技术人员培养体系,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通过聘请专家到洛隆为我县公路建管养人员授课培训和选派相关人员到福建、泉州交通运输相关单位交流学习,逐步提升当地交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真正改变当地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局面。对于个人而言,援藏期间还要不断学习藏族文化,积极融入当地,争取结交一批藏族朋友,留下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记忆。

总之,我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保持党员干部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优良传统,敢于承担责任,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认真履行援藏使命,将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从严律己、努力奋斗,争做合格党员。

(作者系“闽八援”队员、洛隆县交通局副局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