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高梁 心纳平川
2019-05-23 16:16:12 来源: 责任编辑:陈楠 我来说两句 |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图/吴梦雄
巴渝第一大平坝——梁平坝子 图/邓志刚 中国·梁平第一届晒秋节活动现场 图/黄梦云 梁平竹帘 图/梁平区委宣传部提供 百里竹海 图/曾卫民
双桂堂 图/吴梦雄 采柚 图/蒋胜斌 来知德雕塑 图/梁平区委宣传部提供 梁平,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年)置县,史称梁山,别称都梁。1952年取“高梁山下有一平坝”之意,更名为梁平。 “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南宋诗人陆游曾赋诗赞叹梁平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一山两水七分田。”梁平稻田、荷塘、湿地、溪流、湖泊交织,自古以来就是巴蜀粮仓,素有“梁山熟,川东足”之誉。同时,梁平木版年画、梁山灯戏、梁平竹帘、癞子锣鼓、抬儿调等非遗荟萃,双桂堂、荔枝古道、军用机场等名胜璀璨,陆游、范成大、梅尧臣、来知德等文人墨客大家云集,形成了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的禅宗文化、古韵悠远的非遗文化。 因山水而兴,因田园而灵,因文化而名。梁平之美,美在旖旎的田园风光、乡情乡愁。梁平之美,美在厚重的历史积淀、灿烂人文。梁平之美,美在物阜民丰、名特产品。 双桂田园、百里竹海、中华柚海……梁平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山水田园·美丽梁平”愈发美不胜收,美不尽言。 陆游赋诗盛赞梁平物阜民丰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进川,就任夔州(今奉节)通判。乾道八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老友王炎之邀,到川陕边境、抗金前线的南郑(今汉中一带)协助策划抗金事宜。途经梁山,他写下了《题梁山军瑞丰亭》一诗: 我行都梁窘风雪,史君喜事能留客; 瑞丰亭上一尊酒,渺渺郊原水初白。 峡中地褊常苦贫,政令愈简民愈淳。 本来无事只畏扰,扰者才吏非庸人。 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 史君心爱稼如云,时上斯亭按歌舞。 歌阑舞罢史君醉,父老罗拜丰年赐。 圣朝尚实抑虚文,纵产芝房非上瑞。 前方战事吃紧,诗人行色匆忙,陆游为啥还作诗称赞梁平“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呢? 梁平有巴渝第一大平坝——梁平坝子。这里群山环绕、沃野千里,气候温和、降雨丰沛,无大旱、久涝,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早在先秦之前,就有水稻种植的习惯。 “上下田多如历级,往来人尽乐深耕。游踪好是清和候,坐听秧歌处处声”描绘了梁平春耕的盛景。南宋初年,人们把这种繁忙的春耕景象正式确立叫万石(dan)耕春。万石为虚数,实指幅员300多平方公里的梁平坝子。 当时,梁平还建起了“万石楼”,既可供邑令在此视察春耕,鼓励农业生产,也可观赏“千里沃野,万石耕春”的美景。万石耕春既是梁平大坝良田万顷、春播秋收的盛况,更是梁平灿烂农耕文明的生动写照。从这以后,万石耕春成为梁平的名胜。 “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优越的条件孕育了丰美的物产,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农耕文明,让梁平有了“小天府”“小成都”的美誉。每到金秋,万石田园里一派丰收喜悦的气象,梁平人民便有了晒秋的习俗——金黄的稻谷在院坝里铺开,竹簸箕晒满了黄豆和苕干,窗前屋檐吊满了扎成串的大红辣椒、金黄玉米,房前屋后的篱墙上,挂起了长长的豇豆和新做的咸菜。朝晒暮收、漫话桑麻,农人们不但以粮食蔬果作画,更要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晒出红火热烈的幸福生活。2018年,梁平举办了第一届晒秋节,以后每年都要坚持举行,更好展示这片土地浸透着浓浓乡愁的晒秋习俗。 行经梁平,陆游恰逢梁山庆丰年。从奉节一路走来,川东峡谷地区的贫瘠让陆游无限感慨。在梁平,他发现这里不仅自然地理优越,而且物阜民丰、人杰地灵,赞叹之情油然而生,随即赋诗赞叹梁平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双桂田园景区、中华梁平柚海、城北稻田湿地……千百年来,梁平坝子的富饶丰美让梁平人无比自豪。现在,梁平区正充分挖掘利用田园风光、农耕文明,突出农旅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彰显“巴蜀粮(梁)仓,平坝风光”魅力。 40年坚守“天下第一帘” 走进百姓家 梁平竹帘起源于宋代,采用梁平盛产的慈竹作为原料,经过80余道工序加工,用竹丝作纬,蚕丝为经,精心编织而成。在宋代,梁平竹帘就被列为皇室贡品。清末民间画师方炳南,首创在梁平竹帘上作画。之后,沈鹏、黄冑、阎松父、苏葆祯等书画名家都在竹帘上绘画,留下不少佳作。1959年,巨幅竹帘作为国庆礼品悬挂于首都人民大会堂,朱德委员长誉其为“天下第一帘”。 “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一首竹枝词,道出了梁平竹帘的简约素雅,细腻精致。2008年,梁平竹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7岁的陆晓刚,研制梁平竹帘40多年。他回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梁平竹帘艺人仅存7人,这项千年遗产濒临灭绝。1999年,梁平竹帘又出现滞销,以致竹帘厂不得不破产改制。他深感责任在肩,“不能让这帮人散了、让梁平竹帘没了。” 陆晓刚认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不能躺在过去的荣誉上“睡大觉”,要放下身段,带着自己的文化底蕴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2003年,陆晓刚成立了流芳工艺竹帘厂,从当初的10多个艺人发展到现在70多人。10多年来,陆晓刚在立足梁平竹帘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市场高端线路、个性化需求、小众化定制的发展方向,与团队研发出工艺品扇子、屏风、竹窗帘、拎包、拖鞋等10多种新产品。 “旅游是梁平竹帘走进千家万户的好路子。”陆晓刚让梁平竹帘不只是简单地走进景区,而是创新推出一批结合各自景区特色的竹帘,“让游客购买作纪念,留下记忆。” 近年来,依托旅游,梁平竹帘越走越远。绘制有清明上河图的梁平竹帘参加第三届中国竹文化博览会获金奖,选送到墨西哥参加工艺精品展示,工厂制作的竹帘屏风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 40年坚守,陆晓刚与梁平竹帘的艺人们,让梁平竹帘带着文化,走进了景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更走向了世界。 在梁平,像梁平竹帘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90项,其中梁平竹帘、梁山灯戏、木版年画、癞子锣鼓、抬儿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现在,依托全域旅游发展,梁平区大力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着力挖掘引进全国“高手”行家、培育梁山“百工百匠”,把非遗资源等转化为旅游商品,形成“梁平好礼”品牌体系。 百里竹海转型绿色发展保护“竹类博物馆” 梁平百里竹海因绵延百里而得名。郁郁葱葱的竹海中,有白夹竹、寿竹、苦竹、慈竹、刺竹、金竹等上百个竹类品种。百里竹海因此被誉为“竹类博物馆”“竹子基因库”,同时是国内独有的以寿竹为主的竹海景区,又有“中国寿竹之乡”的美誉。 在百里竹海,还有国内首次发现的国家珍稀保护濒危植物绿竿花黔竹;会变色的黑水竹(当年生的竹竿是淡绿色、第二年会变为紫黑色、老竹竿则变成发亮的漆黑色);具有驱蚊功效的苦竹。 “地上绿色竹海,地下黑色煤矿。”竹山镇猎神村村民古文武称,百里竹海地下的煤炭、石膏等矿产资源储量大,众多矿主在此钻井采矿。之前,古文武也是采矿队伍中的一员。他说,“采矿,肯定会破坏植被和生态环境。” 现在,梁平区将百里竹海作为深入践行“两山论”的重要基地,提出了“百里竹海·康寿福地”的功能定位,在竹海周边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关停了景区的矿井和一些工业项目,下决心守护好这座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宝库,把百里竹海建成集四季康养、山地运动、露营基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胜地。 去年,百里竹海旅游度假区陆续建成了竹海之门、寿海、观音洞、竹海小镇、蝴蝶谷等景点,逐步完善了标准化停车场、公共厕所、标识标牌等设施,承办了国家体育总局“环中国”国际自行车赛重庆段等赛事活动,百里竹海从黑色经济正向绿色经济挺进。 “游客来了,生意火了。”猎神村成为践行“两山论”的排头兵、乡村振兴的明星村,上山的游客带动了这里的民宿发展。古文武也在竹海开起了竹家乐。 农房变客房,家园变景点。竹海里的村民跟古文武一样,放下破坏生态环境的斧头,端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碗”,开竹家乐发展民宿经济。竹山正在变成金山,“竹类博物馆”正因为百里竹海的绿色发展得到了有效保护。 双桂堂开山祖师破山“开戒止杀” 梁平双桂堂已有360余年历史,因寺内两株桂树而得名。双桂堂宏大的明清宫殿式建筑群体现了古代工匠极高的建筑水平,被建筑大师罗哲文评价为“明清建筑的宝库”。 双桂堂开山祖师破山被尊为“古佛出世”“小释迦”,其著述被收入《大藏经》。破山衣钵遍布于巴、蜀、滇、黔等近二十个省份以及东南亚一带,尤其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双桂堂也因此被誉为“西南禅宗祖庭”。 “宰官拜其座下,将军奉其教律。”破山的大德懿行、佛学造诣不仅在乱世中影响了许多人,他祈求和平“开戒止杀”的故事流传至今,备受万民感佩。 破山早年以家国不受外族侵略的忠贞,坚持反清复明。后反清无望、复明难成,他见持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逐渐由一个民族主义者转变为一个民生主义者,祈求和平成为他晚年的强烈愿望。 到了清代,以梁平为界,川东三峡地区还是抗清武装的势力范围。双桂堂成为双边频繁往来的据点,破山成为双边联系的纽带。这对尽快结束战乱,推动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次,破山在军阀李占春营中,看见杀戮太甚,劝李占春不要滥杀无辜。李占春对破山说:“你若开戒吃酒肉,我就放下屠刀。” 破山听后,端起酒就饮,拿起肉就吃,并说:“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乎?”李占春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好食言,便出令不许再误杀一人。 有人问破山,你虽然救了百姓,但你吃了肉破了戒,还算是和尚吗?破山回答说,“持戒以修己,开戒以渡人,修己渡人,持戒开戒,原本都是和尚的本分啊。” 此外,破山还倡导农禅并重,率众垦田开荒。双桂堂当时有田地共计两千余亩,佛门弟子近万人。他撰联并亲书云:“二株嫩桂久昌昌,正快时人鼻孔;数亩荒田暂住住,稍安学者心肠。” 破山还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和诗人,留有遗诗1300余首。其书法境界高远、自成一格。启功有“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的评赞。郭沫若也作诗“丈雪破山人已渺,几行遗墨见薪传”给予称颂。 打工者回归中华·梁平柚海 打造品牌梁平柚 2016年,在外打拼的唐晓东回到梁平,开启了打造梁平柚的创业之路,推出新品牌“刁老爷的柚”。“刁老爷的柚”的包装设计既融入梁平木版年画、寿竹文化等元素,又有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感,很快受到网友追捧。 唐晓东打造梁平柚品牌是有底气的,推出“刁老爷的柚”也是有来历的。在梁平柚的核心产区龙滩村,至今生存5742棵在清末种植,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柚树。这些古树结出的梁平柚品质极高,不管是口感、营养价值都比普通的梁平柚好上不少。 提到这些百年古柚树,梁平人都会想到一个人——刁思卓。柚子在梁平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据考证,1783年,梁山(今梁平)县人刁思卓考取乾隆癸卯科举人,任福建省邵武县知县。1796年(清朝嘉庆元年)解甲归田时,刁思卓引回文旦柚与本地栽培千年的夔柚进行嫁接,培养出优良母本,因其独特的味道,被称为“天然水果罐头”。入口即感知浓烈的甜,回味中体验淡淡的麻,恰是这淡若游丝的麻味,让梁平柚具有了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养颜减肥的神奇功效。 200多年来,在梁平特殊的自然环境下,梁平柚逐步优化成浓烈蜜香、纯甜嫩脆全国柚果外香型最重的柚类品种,并与广西沙田柚、福建文旦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柚,梁平也成为“中国名柚之乡”。 现在,梁平人提到梁平柚,自然会想起引种回乡的刁思卓,也就骄傲地称他为刁老爷。唐晓东的“刁老爷的柚”因此而得名。 如今,梁平区成片标准化种植的生态柚园达15万亩,先后开发了柚子茶、柚子糖、柚子蜜饯、高中低度柚子酒、柚子香精油、沐浴露、香皂、洗发水等系列产品,产值近10亿元。一棵百年老柚树,所产柚果能卖上万元。 在合兴镇龙滩村,梁平区以5742棵百年柚树为依托,连片发展柚园万余亩,并成功打造成集旅游观光、科普休闲、健身娱乐、康养度假为一体的中华·梁平柚海生态旅游景区。 “树树笼烟疑带水,山山照日似悬金。”每年春天,梁平区要举办柚花节,吸引各方游客在柚园寻觅烟笼柚花的一缕馨香;年末果实压枝,市民又参加采柚节品尝柚子的甘甜,分享丰收的喜悦。 一代大儒来知德著作收入《四库全书》 梁平田园牧歌式的静美岁月,还孕育了一代大儒、著名理学家来知德。他所著的《周易集注》收入《四库全书》,是继孔子后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易经》取得巨大成就的惟独学者,后世评其“直接孔氏之绝学,虽朱程复生,亦必屈服”。 明嘉靖四年(1525年),来知德出生在今梁平区仁贤镇。来知德生性聪慧,八岁已读完“四书”“五经”,九岁能作诗词。27岁时赴成都乡试,考中举人。来知德后两次进京参加会试未考中,写下“愿学孔子”四字表决心,一生隐居求志,著述为乐。 回到梁平三年,来知德端饭熬药侍奉父母,同时遍读儒家经典,重点钻研《易经》,到了无我无人的境界。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来知德父母相继亡故,他守墓6年。50岁那年,来知德辟釜山堂,读书其中,其诗《釜山堂成》记录了当时的闲雅意趣: 松子投帏暮,茅堂下筑初。 山深交谊少,亲老宦情疏。 种核黄泥裹,敲诗绿叶书。 春深多燕雀,鸟亦爱吾庐。 52岁,来知德因读《易》入醉,寻得万县虬溪(今万州五桥长滩镇龙泉沟内)清静之地筑庐深研《易经》象数。29年潜心钻研,来知德在74岁时终于写成世称绝学的《周易集注》。《周易集注》运用“象数”注释《易经》,解释了古代社会众多天文、地理和社会现象,含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因素。天文学家刘子华在提出存在第十颗行星(后被命名为木星)的论文中,阐明是受来知德《周易集注》象数演绎原理的启发。 来知德还是诗人、作家,撰诗文集13种。他学通三教而归于儒家,在儒学、理学、易学以及文学等领域,都有精深造诣,自成一派,卓然宗师。78岁时,朝廷特授为“翰林院待诏”,来知德力辞,谓“容臣仍以举人终老山林”。万历三十二年,来知德去世,享年80岁。朝廷在他墓前大道上敕建“聘君仁里”石坊,又御赐“崛起真儒”“一代大儒”等匾额,以褒其贤,并准奏入孔庙从祀。 来知德品德高尚、言行有礼,不愿与世浮沉,毅然绝弃科举,追慕孔孟,企圣希贤;不慕势利,不逐物欲,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是一位高尚的道德实践家。他的一生是学术研究的一生,道德实践的一生,立德立言,堪称不朽。 来知德号瞿唐先生,先贤们希望子孙后代继瞿唐先生之风范。清代,梁山贤达们捐资筹建文峰塔,塔身镌刻“灵秀”“文明”四字,鼓励后学“科甲蝉联,文章报国,当必有理学名儒,继瞿唐先生而起,为梓里光者”,像来知德一样,“灵秀”出类、“文明”拔萃,“文峰”也寄予了“文化”“文明”的高峰之意,一如塔耸云霄,傲视八方。 本版文稿由梁平区委宣传部提供 【活动介绍】 为深入挖掘巴渝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从2019年3月25日起,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分为“书记晒文旅”专题宣传、“区县故事荟”专题报道和“炫彩60秒”区县文化旅游微视频大赛三大主要活动,每周一、周四各推出一个区县,每个区县的宣传周期为3天,持续至今年8月中旬结束。 【如何点赞】 第一步:下载新重庆客户端 第二步:打开客户端,点击右上角“我的”,用手机号进行注册(已注册用户可跳过此步骤) 第三步:在客户端“头条”栏目或“活动”栏目里找到页面,进入活动。 第四步:点击栏目,为你喜爱的区县点赞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